台北民族舞團20週年慶--樂舞台灣 世紀風華
台北民族舞團
實施效益:
台北民族舞團二十週年慶藝術獻禮,舞蹈家蔡麗華編舞生涯四十年代表作品菁華再現。經典舞碼《慶神醮》首度在國家劇院舞台完整呈現,特別邀請「福爾摩莎編舞首獎」得主蕭君玲、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挑梁小生趙延強等資深表演家聯合演出。
二十年來台北民族舞團作品從台灣傳統樂舞出發,展現發自土地的身體活力,到追求創新民族舞蹈風格,應邀在世界舞台巡演超過七百場,作品歷年來在國際間重要民俗藝術節獲獎無數,深受肯定。《紐約時報》在一九九二年評論指出:「蔡麗華帶領舞藝精湛的職業舞者,將民俗廟會巧妙地融入劇場,台北民族舞團演出令人驚喜與讚嘆」。
「樂舞台灣‧世紀風華」全新製作,舞台、燈光、服裝重新詮釋,2007年舞蹈家蔡麗華將再次帶領觀眾尋找舞在土地的共鳴,展現台灣樂舞傳奇。
特色與影響:
台北民族舞團與觀眾歡慶二十週年,舞蹈家蔡麗華精選創作生涯四十年代表作,邀請歷年優秀老舞者同台獻藝,包括「瀋陽秧歌節最佳表演獎」得主潘莉君、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挑梁小生趙延強、「福爾摩莎編舞首獎」得主蕭君玲、《台灣舞蹈雜誌》精選九○年代最閃亮民族舞者顧哲誠等共襄盛舉,舞團第一次由老中青三代舞者聯合演出。
此次應邀參加演出的資深舞者,都曾在一九九一年歐非巡迴百餘天一百場演出中獲得國際觀眾讚賞,並且勇奪國際大賽各項金牌。目前在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表現優異的趙延強,曾於「南非羅德堡國際舞蹈大賽」,兩次獲得傳統雙人舞第一名;王淑華則在加入舞團的第二年就獲得「法國羅德堡國際舞蹈大賽」的藝術性獨舞亞軍;現任台南科技大學舞蹈系專任教師的顧哲誠隨舞團參加「南非羅德堡國際舞蹈比賽」二度榮獲「藝術雙人舞」冠軍。
此次以「樂舞台灣‧世紀風華」為主題,除了展現舞者精湛舞藝外,更挑選不同時期的舞作,其中,經典舞碼《慶神醮》首度完整呈現在國家劇院大舞台。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台灣在地文化舞台呈現的典型代表,在歐非巡演中,勇奪國際大賽五面金牌,《車鼓》、《跳鼓》、《家將》、《婆姐》的劇照還曾登上歐非媒體頭版新聞;《跳鼓》劇照並獲選為美國「北卡國際民俗藝術節」演出大會文宣代表圖案(logo)。此外,也涵括一九八九年在南非尼可瑪蘭國家劇院,深獲外國學者肯定的《祭孔佾舞》、一九九三年在林肯中心朵麗廳贏得如雷掌聲長達十七分鐘的《仕女圖》、一九九五年為「九二一」震災受難家屬祈福,賑災義演的佛舞《蓮花》、一九九六年舞蹈家蔡麗華五度赴雲南採集十二族少數民族舞所編作的兒童舞劇《孔雀公主》等代表性作品。
除了劇院內菁華舞展之外,台北民族舞團也在國家劇院大廳規劃「打開台北民族舞團二十年成長史」攝影展,這項突破傳統佈展方式的攝影展,以「攝影作品集立體化」為策展主要概念,展出內容包括舞團歷年舞碼精華劇照,舞台服裝與臉譜道具第一次與觀賞者近距離接觸,圖文並茂的舞團紀實,讓觀眾在中場時看展,像是翻開一頁頁台北民族舞團成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