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

  •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陽光台北交響樂團「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演出內容簡介

「旭日長笛美聲.歌劇《後宮誘逃》」上半場開場將首演委託新生代作曲家林桂如創作「《旭》為管弦樂團」;接著由著名長笛演奏家游雅慧演出法國作曲家德維耶納(François Devienne)優美且高難度的《第七號E小調長笛協奏曲》;下半場重頭戲由國內歌劇界名導演林中光率同羅明芳、林健吉、謝銘謀、詹佳穎、宮天平等名聲樂家與台師大音樂系歌劇班、台師大音樂系女聲合唱團共同演出莫札特經典的喜歌劇《後宮誘逃》精粹。

演出曲目

  1. 林桂如《旭》為管弦樂團(委託創作/世界首演)
  2. 德維耶納《第七號E小調長笛協奏曲》
  3. 莫札特《後宮誘逃》歌劇精粹

委託創作:林桂如《旭》為管弦樂團(Gazing through the Rays of the Sun for Orchestra)樂曲解說

《旭》的主題,取材自一首來自日本的創作民謠〈旭のツーレロ節〉,在1943年出版的黑膠唱片上,這首歌謠被印上了「台灣民謠」的字樣,但根據考證,這應該是個誤會。我覺得在台灣這個海島上,其實處處充滿了類似這樣的、美麗的「誤會」-無論事物原始的出處為何,在流傳、轉化後,灌溉成台灣特有的風味; 因此我試圖利用這首歌謠,並為它賦予新的聲響生命,使它成為我與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對話的開端。

 《旭》,一方面象徵年青人如旭日初昇般的活力,也從文字的意象,將「九」「日」進行解構,以包含一段主題及八段變奏,作為音樂創作的型式。這九段主題與變奏,將分別以音高、音色、節奏、和聲色彩、對位等,做為變奏的重點;希望藉由「變奏」,讓年青音樂家們更容易了解創作的手法,並因此在音樂詮釋上賦予更豐富的想像。並且在每個變奏,安排不同的樂器擔任份量較為吃重的聲部。如此一來,可以讓不同樂器都有挑大樑的挑戰,同時讓每個變奏都有各自不同的丰采。

也期望藉由這個方式,在「變奏」的引導之下,讓愛樂的觀眾,能有機會體驗當代音樂充滿變化的聲響世界;讓聽到的音響與自身的想像,能夠產生連結,而不再擔心「聽不聽得懂」的問題; 讓習於欣賞古典音樂的觀眾,對當代音樂產生興趣。

編制:
2 Flutes (second flute doubling piccolo)
2 Oboes
2 Clarinets in B-flat
2 Bassoons

4 French Horns in F
2 Trumpets in B-flat
2 Trombones
Tuba

Timpani
Percussion 1: Xylophone, Glockenspiel, 3 Tom-Toms, Bass Drum
Percussion 2: Vibraphone, Tambourine, Tam-Tam
Percussion 3: Triangle, 2 Suspended Cymbals, 3 Wood Blocks

Strings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曲譜首頁
演出照片
創作者簡介

林桂如 

1976年出生於台北市。1999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理論與作曲組。2000年獲全額獎學金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音樂系進修作曲及電腦音樂,2008年獲作曲博士學位,師事美國普立茲獎得主Roger Reynolds教授,並曾獲選於法國IRCAM電腦音樂中心研習進修。現為實踐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以及動見体劇團核心藝術家。

音樂創作型態多元,除器樂創作外,亦投身音樂劇場、電腦音樂、裝置藝術等跨領域創作,並為電影、紀錄片、劇場及舞蹈作品擔任音樂設計工作。近期參與之作品持續於國內外藝術節演出,包括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澳洲OzAsia藝術節、韓國釜山國際表演藝術節、西班牙Murcia藝術節、西班牙Palma舞蹈節、曼谷國際藝術節、台灣國際藝術節、台北藝術節、台北國際劇場藝術節、上海藝術節等。其策劃主持之動見体《狂起》獲2017年曼谷國際藝術節四項大獎、《凱吉一歲》獲選第1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作品,擔任音樂設計之1/2Q劇團《亂紅》獲第11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

曾獲委託創作包括:美國La Jolla Symphony and Chorus、Nouvel Ensemble Moderne、 十方樂集、打擊樂家黃皚雲等,並曾多次獲得國藝會音樂創作及委託創作贊助。作品曾於台灣、日本、韓國、澳洲、法國、波蘭、加拿大、美國及以色列等地演出,包括波蘭現代音樂節、亞洲作曲家聯盟以色列、韓國及臺灣年會、法國Acanthes作曲節、澳洲Totally Huge New Music Festival、加拿大室內樂團Nouvel Ensemble Moderne主辦之Forum 2002、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鼓勵原創作品展等。近年並熱衷於鋼琴即興演奏,2010年底發行首張專輯《林桂如音樂即興現場實錄─古典音噪》。

顯示完整資訊
演職人員簡介

演出者與演出團體:(按節目順序)

指揮/孫愛光

作曲/林桂如

長笛獨奏/游雅慧

導演/林中光

音樂教練/謝欣容

女高音/羅明芳(飾Konstanze)

男高音/林健吉(飾Belmonte)

女高音/詹佳穎(飾Blonde)

男低音/謝銘謀(飾Osmin)

男高音/宮天平(飾Pedrillo)

演出團隊/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歌劇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女聲合唱團、台北YMCA聖樂合唱團

顯示完整資訊
文宣品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陽光台北交響樂團

立案日期

2007/07/20

負責人

孫愛光

團體簡介

「陽光在台北,台北有陽光,璀璨亮麗的音樂,展翅飛翔的菁英,就在陽光台北」為陽光台北交響樂團所秉持的精神。我們的目標是製作精緻亮麗的音樂節目,提供國內外專業音樂家們,一個合作演出機會,讓音樂家們猶如鵬鳥般地展翅遨翔於音樂國度中,並將「國際化與藝術氣息的台北都會」介紹給全世界。經由嚴謹的學術技巧演練與成熟的舞台演出經驗,為音樂表演者開啟一扇舞台機會。本團本著「取之社會回饋大眾」之精神,共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樂趣,達到音樂教育結合社區交流的最高境界。

2017-2018年重要活動

  • 2018/07/19 夏日糖果屋‧韓賽爾與葛麗特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 2018/05/21 佛瑞安魂曲vs布魯克納感恩讚 國家音樂廳
  • 2018/04/16 異鄉人組曲‧布魯赫琴聲 國家音樂廳
  • 2017/10/05 蕭士塔高維契‧威爾第茶花女 國家音樂廳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