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種子舞團年度創作—《那面墻》
因某一些因素獨自面對自我空間,人與人之間透過一片屏幕,維繫彼此的情感,這道牆是無形也是有形的,如同被科技綑綁的視界,空間被無形的束縛,活動空間也因此而被改變。
在窄而高的空間的限制中,舞者開發出不同的肢體現象。
創作中,每一位編舞者都有其作品的核心價值,當代的新興編舞者多半以探討時下議題為作品的發展主軸,以時下的議題作為作品的靈感來源,並透過與不同的結合將舞蹈透過情感的表達來詮釋議題。
創作特色
有人認為舞蹈的本質就是音樂,舞者用身體表現出所感受到音樂的情感,而音樂正是使舞者起舞有效的陪襯原因。
舞蹈像是一種視覺音樂,透過舞蹈讓音樂出現畫面,從另一角度來看像是無聲的戲劇。編舞者透過不同的形式創作動作,讓抽象的情感意識藉由動作組織起來,對表演者來說,舞蹈是一種動的感受,舞蹈不是一種物體運動,是被當作生命運動被看到和被了解的,往往是較主觀又是客觀理解,是個人又是共有的,既受意志支配又是領悟。
主要參與者
藝術總監/編舞者:黃文人
舞者:陳姿吟、王平合、蘇珮淳 、徐巧穎、卡比都萬‧卡拉雲漾、彭梓宜、洪維婷
執行製作/藝術行政:何仁鳳
影像設計:余念梓
技術顧問:許志偉
行政助理:林首綻
種子舞團
2008/10/15
黃文柔
「種子舞團」成立於2008年,黃文人把自己比喻一張白紙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斷獲得,帶領舞團不斷成長茁壯,她把舞團比喻成一顆種子也命名為種子,種子未來會發展出什麽樣的姿態,她不想也不急著下定論,她想讓這一棵種子自由發揮,不設立框架,喜歡嘗試不同的風格,一點一滴給予灌溉,也常把自己的經歷換化成舞蹈的題材與主題,透過多元的演出形式,結合不同的領域元素組合,讓表演藝術以多元方式呈現,引領在地種子向下扎根,讓藝術深植人心,打造舞蹈品牌創造南台灣新環境接軌國際舞台。
2017-2019年重要活動
- 2021年 種子舞團《境‧形視系列5空間》
- 2021年 種子舞團年度創作《那面墻》
- 2021年 種子舞團改編作品《默》(臺灣,臺中歌劇院)
- 2020年 擔任種子舞團全新創作《境‧形視系列4異度空間》
- 2020年 種子舞團全新創作《浮根—共躰》
- 2019年 種子舞團《境‧形視》系列3與空間共存
- 2019年 種子舞團年度全新創作《默》
- 2019年 種子舞團《境‧形視》系列3與空間共存
- 2019年 瑞典國際藝術節
- 2019年 國際交流身體耕耘計畫
- 2018年 種子舞團全新創作《赤角休耕計畫》
- 2018年 種子舞團《907公里數》(臺灣,臺北市,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 2018年 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邀請演出
- 2018年 澳洲阿德雷德演出
- 2017年 種子舞團《浮根》(臺灣,臺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 2017年 種子舞團《境‧形視》(臺灣,屏東4場)
- 2017年 種子舞團《拾‧路徑》(臺灣,屏東、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