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創作論述
在全面數位化的影響下,我們無不身處在巨量數位調控的環境之中,透過各項數據的監測、分析、計算與控制,以維繫並掌控世界正常運行,儘管如人工智慧、演算法、類神經網路系統,或是機器學習等資訊科技,貌似非人為的直接調控,然而這些邏輯的框架與規範,還是由人類所設計,人類依然握有支配調控的權利,這些與資料相關的人工智慧科技,除深入影響了各種生活層面,包含司法體系、醫療生技、無人自駕、犯罪預測、經濟活動,也擴及到藝術創作等面向。
什麼是真正隨機的本質?
「Without Composing」系列是我(張永達)2019年發展的新脈絡,過去藝術家透過各種媒材,將其概念、意志、個人美學轉化呈現於作品,每一個細節都是意識的延伸,換句話說也就是掌握了絕對的創作、作者權,而在我以往的創作脈絡中,更是透過電腦程式、微晶片處理器,強迫式的執著於對於各項作品內容、細節進行高精準調控。在「Without Composing」系列的概念下,我試圖將藝術家對於作品的掌控權力,提出轉移和釋出的可能性與實驗,原本完全由藝術家大腦意志的轉化控制,釋出部分予以來自宇宙、環境中宇宙射線(cosmic rays),這些無形的放射性粒子,為現實物理世界中超脫於人類掌控,以無法預測、隨機的方式運動、衰變然後消逝,形成了一種真正的「隨機」,非人工智慧和電腦程式的隨機系統所能比擬。
「Without Composing」系列作品透過蓋格計數器(Geiger Counter)模組,將偵測到的宇宙射線、和微量放射性礦石數據化,這些數據如同藝術家、作曲者、程式設計師的角色,參與了作品生產的過程,結合機器學習、馬可夫鍊(Markov chain)等演算法,發展出一系列影音裝置,這些無形不可見的放射粒子與宇宙射線,成為了未知、不可預期的擾動因素、亦或是共同創作者?
「Without Composing 2020」所提出的三件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4》、《Without Composing_nº6》,這兩件新作,於2022年8月20的「天問-董承濂×張永達」展覽中首度展出呈現,另一件數位影像新作「Without Composing_nº5_sp_001」,目前為數位影像版,待後續其他版次完成後上區塊鏈呈現。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4》,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40×23×11.9 cm,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4》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40×23×11.9 cm,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4》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40×23×11.9 cm,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4》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40×23×11.9 cm,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4》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40×23×11.9 cm,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6》,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6》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6》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6》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
張永達「Without Composing 2020創作計畫」作品:《Without Composing_nº6》局部圖,木板、蓋格-穆勒管、微電腦控制晶片、IPS 面板、電腦、壓克力、玻璃、褐簾石、無線耳機,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
張永達
CHANG YUNG-TA
-
2019/12
Without Composing_nº1
-
2019/12
Without Composing_nº2
-
2019/12
Without Composing_nº3
-
2019/10
呼吸的路徑
-
2019/04
SeenUnseen-Entropy n°1[ver.2]
-
2019/04
scape[unseen] n°1-n°6
-
2018/11
Seen/Unseen- Entropy n°1
-
2018/11
Seen/Unseen- Entropy n°2
-
2018/11
Seen/Unseen- Entropy n°3
-
2021/11
scape.unseen_model T
-
2015/12
臺北美術獎,入選
-
2014/06
全國美展,銅牌獎
-
2013/12
台北美術獎,入選
-
2013/11
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首獎
-
2012
海尼根DreamSpace夢發光空間設計展,新媒體藝術類,首獎
-
2012
高雄美術獎,優選
-
2011
台北美術獎,入選
-
2009
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聲音藝術類,首獎
-
2008
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聲音藝術,入選
-
2019/12~2020/02
Without Composing(臺灣,臺北市,洪建全基金會,個展)
-
2019/11
呼吸的路徑(臺灣,臺中國家歌劇院 凸凸廳,個展)
-
2019/09~2019/10
ARTEFACT:Chernobyl 33(烏克蘭,基輔,River Port Station,聯展)
-
2019/04~2019/07
聲動:光與音的詩(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聯展)
-
2019/04~2019/06
透明的風景(臺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個展)
-
2019/01~2019/05
府城榮光(臺灣,臺南市美術館,1館,聯展)
-
2018/11~2019/01
Super Penetrating(臺灣,臺北市,采泥藝術,個展)
-
2018/03~2018/05
「又在這裡,又在那裡」-2018寶藏巖光節(臺灣,臺北市,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聯展)
-
2017/11
「集・無限」2017第十二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臺灣,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聯展)
-
2021/10~2022/04
Toi et moi, on ne vit pas sur la même planète(法國,梅茲,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