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監製作品4號《#》

創作社劇團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CS監製作品4號《#》|創作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創作社CS監製作品4號《#》,是創作社CS監製計畫媒合的第四維青年編導組合,也是導演李銘宸跟編劇魏于嘉的首度合作,兩人雖是第一次合作,但對彼此的作品卻不陌生。魏于嘉欣賞李銘宸的執導風格,幾乎沒有錯過他的每一部作品;李銘宸則是對魏于嘉劇本中的文字印象深刻,甚至在閱讀過她的文本之後喃喃道「原來,如果我腦海中想講的話,用語言文字來處理,好像也就是長這樣。」

李銘宸從社群媒體上常見的使用習慣發想,「#」是代表標籤、索引的符號,使用發展到後來,「#」後面寫的文字多半跟正文關聯性不大,但這些文字卻是因正文而生、隱含呼應著它的衍生文本。而「#」在視覺上又像寓意深而多樣的一口井,貼近他以此文本進行導演創作的思考和意圖,故而將劇名從《現世寓言》更改為《#》。

劇本原名《現世寓言》,是2014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作品。編劇魏于義的創作發想源自近年食安問題、地球暖化,天災人禍等社會議題,引發對於人類末世情景的思考。一則則近似古代莊子寓言故事為場景的概念,以許多非人物件或動物為主要角色:動物園裡的鴨子(黃色小鴨)、貓熊、滿足速食產業需求的人造雞、為求生存進入食品工廠工作的北極熊,以及末日僅存的最後一個人類等等,以戲謔跳脫公式制約的口吻,對應現實社會裡的人性與生活狀態。

熟擅集體創作的導演李銘宸,以往個人作品較少有大量台詞或故事情節。這次執導魏于嘉的原創劇本,導演工作有更多面向的挑戰。他的觀點和思考總有異於常人的獨特視角,並不僅止於詮釋或搬演文本,而是時而遠距觀察,時而近身對話。《#》大部分依循原劇本進行,中間穿插導演最嫻熟的集體即興發展片段,將劇本中跳躍的場景、荒謬但蒼涼的對語一一串接,成為荒謬而真實的現世切片。

《#》的創意團隊也有別李銘宸以往作品,除了近年共同集體創作的夥伴陳以恩、陳俊澔、胡書綿、賴澔哲、曾智偉、潘韋勳,首次合作年輕演員李慕恩、張長順,並邀得資深劇場演員安原良與漫才團體「達康.come」的何瑞康及「嚎哮排演」的蕭東意聯手參演。設計群邀集了常以細膩手作服裝道具令人驚艷的服裝設計李育昇、曾擔任盧廣仲演唱會美術設計的舞台設計陳嘉微、榮獲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肯定的平面設計劉悅德、多次與李銘宸合作的陳冠霖擔任燈光設計,共同體現李銘宸深思著墨的視覺與意象敘事的劇場美學。

曾被形容「對劇場效果而言可能太科幻,不知道在舞台上如何呈現」的《現世寓言》,由導演李銘宸詮釋成為《#》,在創作社製作團隊協助下,他作品的成熟度及場面調度能力更上層樓,特殊風格及手法使其演後迴響熱烈,不少觀眾認為顛覆以往觀賞經驗,開拓劇場形式的新視野,這個獨特的作品體現CS監製計畫的精神,發掘有才華的年輕創作者,使其有更寬闊的創作舞台,被更多人看見。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文宣品
成果追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