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殘破之後

蕭珮宜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燦爛的殘破之後|蕭珮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我(蕭珮宜)的作品融合了貼箔、繪畫與版畫等媒介,擬構想像中的場景。相較過去倚重絹印版畫進行部分製作,這次我嘗試了更多手繪的方式,去凸顯色彩的厚實感與繪畫性。

過往作品,我以生活周遭的生態變化為關注核心。在生態環境的各式災難裡,我觀察到一種廢墟般的狀態:存在與消亡混雜並行的樣貌。於是有了「憂傷的美麗孤島」、「日常庸俗」與「動物火山」,三個系列創作,它們分別擁有相異的災難主題,卻建構共享的脈絡軌跡。透過一幀幀「寓言」的廢墟表皮,去探究存在與死亡的內部真實。 

這次個展的作品主要分為三個系列,「人間樂園」、「動物方舟」、「紙夢」系列。作品以擬人化的動物,寓言敘事現世中各種災難的變形,並試圖在這樣的視角中,尋找一些救贖的可能。如同「鯨落」:鯨的屍體在墜落過程中形成了海洋中重要的生態系統,為無數生物提供食物及養分。

又如《寶藏船》,原本廢棄的船變成動物的避難所,之前的災難轉化為生命的寶藏。在《船上的巴菲特》中,寶藏船上人類遺留下的殘羹剩飯,成為野熊的Buffet;野熊的豪飲暗喻了人性的貪婪。《人間樂園》裡的公猴偽裝成兔,戴上小兔面具進行角色扮演,手持蘿蔔對母兔求偶,眾猴成為石榴裙下的臣服者。

我試圖美化無能為力的狀態,使這個狀態開展出殘破的燦爛,獲得被注視的可能。人間樂園裡「災難的變形」與「人性的廢墟」都是建立在這種相對性之上,與真實人生相互周旋。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蕭珮宜

英文姓名

HSIAO PEI I

作品紀錄
  • 2015/05

    動物火山

得獎紀錄
  • 2015/12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15/05
    ~
    2015/08

    《製造×意義》Make Sense(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