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維基 Offline.Wiki
微米宇宙
社會運動是受到創傷、壓迫時,一種療癒的方式,但社會運動的過程,也可能令人再次受傷。《線下維基 Offline.Wiki》是一個以「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為起始的抗爭者交流網路,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個網路中,相互分享以創傷出發,哀悼與療癒的知識經驗。
2023年10月19日-10月22日,本計畫的第一個抗爭者交流的聚會「創傷後訊息」(Post-Trauma Messages)於舊金山的「Gray Area Festival」舉行。現場參與者在了解本計畫目的、學習各國網路安全情形後,也相互分享了自己在抗爭中,如何哀悼個人與社會的創傷、療癒的心得與方法。本計畫工作小組並將這些參與者的分享製成初版的USB,並根據參與者的分享與回應,開發了一個說明網站與《線下維基 Offline.Wiki》社群的參與規範。這些方式,皆是為了協助社群內的相互信任,並確保抗爭者們敏感的訊息能避開網路審查、持續的保存和流通。吳索(Amy Suo Wu)在《隱形寫作食譜 A Cookbook of Invisible Writing》(2019年)一書中提到「隱形戰術」(tactical invisibility)一概念——說明受壓迫者中必須建立仿若隱形的聯盟與策略,以避開威壓者的注意。本計畫邀請抗爭者分享知識經驗,並根據「隱形戰術」(tactical invisibility),制定社群參手冊、組織線上及線下各地的社群聚會,討論、回應、更新、散布雖不起眼、但可涵蓋大量資訊的USB。意在開發面威權脅迫時,一個相對安全、有共同公⺠意識的社群知識隱形傳播系統。
微米宇宙
2020/07/08
李紫彤
自2018年起,一群有志於跨領域合作與數位治理的藝術家、工程師、流程設計者等等組成微米宇宙社群,進行跨領域的藝術創作專案與活動。包括給藝術家的黑客松《藝術松 Arthon》、開源免費之數位交易學習課程《如何寫智能合約?Solidity 初體驗》、並協助多家國際藝術拍賣公司了結台灣藝術生態與藝術家之需求。本社群因在去中心化治理與跨領域社團上之貢獻,亦獲得美國Dweb去中心化網路論壇之國際獎學金,與Brewster Lurton Kahle, Tim Berners Lee等網際網路重要創始者交流,分享社群經營經驗。
微米宇宙亦協助藝術家完成《帕斯堤貨幣 Positive Coin》、《迎靈者 #GhostKeepers》、《Holopolis》等創作。2020年,微米宇宙演藝團體正式立案,致力於當代藝術創作與論述上的研究與實驗,並發展台灣與國際間的藝術合作。並持續透過網路、線上協作、區塊鏈等科技,協助藝術家及各領域之專家合作,完成跨領域的藝術創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