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 CHANG, Hao

張昊 CHANG, Hao

張昊,作曲家;1913 年出生於湖南長沙,2003 年逝世。年幼時常聽隔壁農家拉二胡唱戲,長兄張瑩擅長胡琴,蕭等樂器,遂教張昊學習二胡,並學會唱「工尺譜」,十七歲考入上海國立音樂院,使得張昊在西式音樂教育上有很深的基礎。1946年,公費留學法國,對於法國近代作曲家梅湘有深入的了解,並以代表作默舞劇交響詩《大理石花》榮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的文藝創作獎。

童年時光
1913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父親張百鏵為前清秀才,以教書為業,由於家學淵源,張昊自幼就接受中華文化陶冶,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唐詩、宋詞,所研讀經書詩傳內容廣泛,對文字學尤其情有獨鍾。小時候常聽隔壁農家拉二胡唱戲,長兄張瑩擅長胡琴、蕭等樂器,遂教張昊二胡,並學會唱「工尺譜」。三歲時,長兄買手風琴回來,他才開始接觸西洋音樂。1924年,考取長沙省立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隨邱文藻與周達學習鋼琴與小提琴。於此,他開始接受新思潮洗禮,能在雜誌上看到許多介紹西方新思想的文章;他在中西新舊文化衝擊的鍛練下,具有敏銳分析眼光和追本溯源的能力。

西樂棟樑
1929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院,主修小提琴。當時,上海國立音樂院成立時,制度建立乃仿自國立巴黎音樂院,而後教育部長王世杰宣布改組為國立音樂院,新成立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重新招生。1931年,考取國立音樂專科學校高中師範科,主修聲樂,副修鋼琴,跟隨蕭友梅、黃自、福蘭克爾 (Wolfgang Fraenkel) 學習作曲;從呂維亭、阿薩可夫學習鋼琴;從梅百器 (Maestro Mario Paci) 學習歌劇指揮;與蘇石林 (Vladimir Shushlin) 學習聲樂。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是中外人才匯集地,是接受新音樂最熱烈之處,也是全國音樂中心,堪稱亞洲最棒的音樂學校,替張昊在西式音樂學習上紮下穩固基礎。1937年,張昊寫信給他十分崇拜的法國大文豪和音樂學者羅曼羅蘭,後者回信中提及中國固有文化藝術的重要性及保存民族資產的必要性,這大大地影響張昊的人生方向與音樂創作風格。張昊的作曲手法,一直是「在西方的理論架構上,披上中國的音樂語言素材,並加以重新組合」,使固有音樂風格蛻變為具中國詩人意向之新曲風。1939年,八一三砲戰後,張昊於上海創作多首抗戰歌曲,後由作詞人蔡冰白編故事劇情來貫串之,成為以抗戰生活為題材的四幕歌唱劇《上海之歌》。該劇首演於上海市法國租借內辣斐德路辣斐花園劇場,共演出98場,深獲佳評。此奠定他在上海文藝青年作曲家中的地位,也為中國歌劇的成長與發展,累積無價的寶貴經驗。                
                                                               
巴黎開啟音樂視野
1946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公費留學法國,進入巴黎國家音樂院學習作曲及指揮。1950年,跟隨梅湘學樂曲分析及音樂美學;在梅湘身上,他學到如何以歐洲分析音樂的傳統方式,來建立新的世界音樂系統;1954年,以第一名滿分畢業於梅湘授課的「音樂美學」科目;同時,他在巴黎音樂院的學程也告一段落。

醉心漢學
1958年開始,「漢學」成為張昊的生活與事業重心。他屢次參加國際漢學會議(International of Chinese Studies)、行旅多國,又精通八種語言,並以此發表大量漢學論著;曾擔任法國巴黎大學書目編纂員、德國自由大學漢學講師,後再轉至義大利教授中國文學與中國哲學;1968年,取得義大利桂冠博士。其首創「乾坤義法」,以之作為現代哲學研究的方法,並用此為工具來處理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

落葉歸根
1979年,來臺受聘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與華岡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教師,教授音樂史、樂曲分析等課程,有許多青年學子受教於他。1986年,以默舞劇交響詩《大理石花》榮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的文藝創作獎。他將中國詩詞的傳統血脈和音樂結合,於兩者間力求平衡點,終而拓展現代中國音樂面貌及路途。

(資料來源:臺灣音樂館)
顯示完整資訊
管弦樂/協奏曲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陽明交響曲 二管制管弦樂團 2001
室內樂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道情 木管五重奏 1998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陽明交響曲 二管制管弦樂團 2001
道情 木管五重奏 1998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