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研究實例

為鼓勵專家學者以國藝會歷年補助成果為研究撰文之素材, 開發台灣當代文化藝術領域多角度觀察、評析與推介, 本會邀請長期觀察台灣音樂領域發展之專家學者,依據個人旨趣, 利用本會國人作曲歷年獲補助之成果為素材,進行相關研究及撰文。 本區所收錄之研究實例望能引發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利用歷年獲補助成 果檔案資料轉化為具參考價值的研究之興趣,如欲使用本會歷年補助成果進行研究, 歡迎與我們聯繫。

建立一個對國人創作更為友善的環境——看現階段當代音樂於臺灣的發展

林梅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建立一個對國人創作更為友善的環境——看現階段當代音樂於臺灣的發展

林梅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2024-06-19

前言美國知名作曲家米爾頓•巴比特(Milton Babbitt, 1916-2011)於1958年所發表的一篇文章〈誰在乎你聽或不聽?〉(Who cares if you listen?),早已成為美國音樂圈中眾所皆知、尤其是學院派作曲家必讀的經典之作。巴比特在該文中娓娓道出當時所謂新音樂或當代音樂所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他個人認為作曲家們對於這個狀況應有的應對態度,也提供解決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首先,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了美國早期的社會仍處於一個相對保守的環境中,也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大多數人對於當代音樂的不解與排斥。在戰後崛起的作曲家們紛紛因美學觀與哲學思維的轉變,開始大量嘗試嶄新且前衛的實驗性創作手法,導致音樂逐漸遠離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音樂風格語彙。作曲家們除了逐漸摒棄古典音樂中常見的旋律、調性或調式和聲、曲式等素材之外,音樂創作本身的目的與前提,也愈加脫離以娛樂性或其他功能性作為主導的思維,態度上更趨向於將音樂創作本身視為音樂語言的演進與發展。在這樣的態度下所發展出來的音樂,勢必會經歷一段不被理解、不被喜愛的艱辛過程。不僅是一般古典音樂聽眾聽不懂、沒有興趣聆聽之外,就連絕大多數僅受過古典

繁花盛放—由傳統、在地出發,以音樂延續想像

陳宜貞/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

繁花盛放—由傳統、在地出發,以音樂延續想像

陳宜貞/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2024-06-12

國藝會支持國人樂曲創作,歷年透過常態補助在「創作」、「委託創作」項目已累積不少成果。除此之外,從音樂類「演出」、「策展」、「國際文化交流」乃至新設立之「多元藝術」類別,獲補助之申請案中亦出現不少以國人作品為展演核心之計畫。雖然整體藝文環境仍然艱困,喜見在多方辛苦耕耘之下,國⼈創作與演出持續地開花結果。過去委託單位除樂器編制、樂曲長度、交稿期限等事項,較少在題材上對作曲家有所要求。然而筆者觀察到,近年來為了有助推動票房,在音樂會籌備階段即十分重視企劃概念,曲目安排也力求能夠扣合主題,因此有部分製作在探詢作曲家合作意向時,委託方便會事先與作曲家討論委託創作的題材,希望樂曲能呼應音樂會主題,後續也將委託創作納入音樂會宣傳的重點。在各種新穎多元的音樂會主題中,為了吸引在地聽眾,概念源自臺灣風土人情、文史地景的音樂類申請案逐漸增加,連帶可見的是「委託創作」申請案中作曲家也被賦予回應企劃概念的任務,在音樂會主題的框架下創作。舉例來說:2020台南樂集《我們的島‧飛天鑽地》揚琴音樂會,委託作曲家以臺灣特有種動物為發想,其中包含張婉俞以雲豹為主題所作的《雲的思念》,以及任重為臺灣蝶蛾所寫的《弄火》;2

邁向音樂經典之路,我們是否正在路上?

趙菁文/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

邁向音樂經典之路,我們是否正在路上?

趙菁文/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2021-01-06

在音樂發展史,創作者、呈現者、接收者之間的社會關聯,一直都非僅只於製造、演出、接收的過程,同時更引發溝通,主導時代風格、技術、形式等演變的關鍵。我們都在見證音樂歷史,如同過往的人們一樣,不自覺地讓這個社會關聯與機制循環運行,期盼為後世製造並過濾出美好的作品留下。然而,什麼樣的作品會在後世留下,成為經典,我們當然無法得知,雖然,也許,得以從歷史經驗看出一些線索,試圖讓自己走在對的方向。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補助機制下,在音樂類的項目中,創作、委託創作、演出佔了補助比例的多數,同時也是國內多數音樂創作者與演出團隊賴以邁進的重要支持。因此,這個機制自然形成了在當世,我們可以去探討創作者、呈現者、接收者之間社會關聯的樞紐之一。在這個創作與發表的循環機制下,一次又一次、一圈又一圈的能量,我們是在原地打轉,還是如同漩渦般的往下,或是似龍捲風般的相互扶搖直上?更重要的,這個循環的能量,是否真有帶領著我們,邁向成就音樂經典的道路上?在接受此篇委託之際,同樣身為創作者的我,與其從史學觀點來探討,更想藉此機會聽見創作者、呈現者的真實內心,並期盼從這個點,窺見一些這三者之間的「社會關聯」或是問題、原因、誤會

從2017-2019年創作類獲補案為例探討國內現代音樂生態發展

張瑋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活動組助理研究員

從2017-2019年創作類獲補案為例探討國內現代音樂生態發展

張瑋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活動組助理研究員|2021-01-06

前言時序跨進二十一世紀,歐美現代藝術文化分類趨向無邊界性,多種無法明確定義的新興藝術種類生成,在強調混種跨域的潮流滾動下,演出形式、敘事內容具多樣性、實驗性創作成分也逐漸升高。國內現代音樂創發市場中,創作者具有充份主導權,而演奏者角色則作為展演過程中的輔助呈現,此結構彼此定位上逐步帶出產業鏈間的分工關係。而慢慢地,觀眾的回饋也開始對於團體經營端有所影響,創造出具供需雙向交流的生態機制。2017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下稱國藝會)發起「作曲專題資料庫」(Taiwan Composers Database)計畫,以其歷年音樂類「創作項目」、「委託創作項目」、「駐團藝術工作者項目」補助案件之作曲家為徵集建檔對象,建置作曲家及其作品個人頁面,除展示國藝會音樂類補助創作成果,提供臺灣作曲家及作品交流,另邀請音樂領域相關專家學者與評論者,以歷年獲補助創作成果為素材進行相關研究及撰述,希冀透過不同視角探討國內藝術音樂創發生態中的多樣性議題,更可於研究中揭示這些獲補助案例背後的生產過程與各種藝文合作之效益。有鑒於第一階段邀請專家學者研究專文奠基下,本文藉2017至2019年國藝會獲補助案中——音樂類委

讓台灣擁抱世界•讓世界聽見台灣—台灣音樂新風貌

潘皇龍/亞洲作曲家聯盟前主席、台灣作曲家協會榮譽理事長

讓台灣擁抱世界•讓世界聽見台灣—台灣音樂新風貌

潘皇龍/亞洲作曲家聯盟前主席、台灣作曲家協會榮譽理事長|2019-01-28

緒言台灣蕞爾小島,陸地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聚集人口兩千三百萬人,島上高山林立,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有260餘座,聳立在太平洋與台灣海峽、東海與巴士海峽間,形成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文景觀。台灣音樂文化的傳承,有先民從中國大陸移植過來落地生根的南管、北管等傳統音樂,以及反應當代台灣開拓史的河洛、客家,以及原住民歌謠。又因經歷了列強的殖民統治,接收了西方傳教士引進的西洋古典音樂,所以表現在音樂生態環境上有著「東西雙傳統」的特質與影響。一、台灣音樂環境的過往與現況    1945年以降,台灣的音樂教育,幾乎「全盤西化」。它的好處是提升了音樂家的技術水準,讓我們的青年演奏(唱)家能在國際舞台上揚眉吐氣,與歐美音樂家並駕齊驅。缺點是典型的「殖民主義景觀」,似乎仍然在為西洋古典音樂做「代工」,缺乏自我主體性的認知與作為。筆者認為學習傳統音樂或西洋古典音樂,是為了建構自我音樂體系,它應是手段而非目的。我們有三所國立藝術大學,以及超過二十所綜合大學設有音樂系,可以學習演奏(唱)、指揮、作曲或音樂學。專業音樂教育從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中音樂班、到大學音樂系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於二十一世紀初業已發展

樂團 創作演出的平台與舞台

李秋玫/PAR表演藝術雜誌音樂企畫文編

樂團 創作演出的平台與舞台

李秋玫/PAR表演藝術雜誌音樂企畫文編|2019-01-28

創作,是文化的根基。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我們得以累積歷史,立足在現有的高度展望未來,開拓更寬闊的可能性。為了讓藝術家們能有更多音樂創作機會,多年來在各單位努力下,已逐步建構並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從創作、演奏發表、錄製出版到樂譜發行,都是音樂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稱國藝會)的成立後,積極輔導並且提供資源鼓勵藝術工作者發揮創意與發表。從作曲家個人到演出團隊合作計畫的補助,皆視環境趨勢時時調整。而國內幾大公設樂團雖為演出單位,但對於作品的發表與催生上,更提供了直接、並且多樣的貢獻。在研究與建置國人創作之時,此領域是不容忽視的一大重點,因此本文除了以國藝會之外,亦以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稱N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下稱N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稱TSO)三大交響樂團以及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稱TCO)、臺灣國樂團(NCO)兩大國樂團為對象,透過資料蒐集、整理與訪談,分項紀錄其從創作、表演、典藏到發酵的過程與計畫。一、作曲徵件相較於各樂團,國藝會則早從1997年開始對外開放補助申請,雖非直接以「作曲徵件」為名,但開辦初期一年分四期機會接受申請,且補助經費標的主要為作曲家個

補助資源對音樂創作的影響—以國藝會和八O年後出生的台灣作曲家為例

沈雕龍/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文化部重建臺灣音樂史諮詢及學術網路計畫」研究員

補助資源對音樂創作的影響—以國藝會和八O年後出生的台灣作曲家為例

沈雕龍/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文化部重建臺灣音樂史諮詢及學術網路計畫」研究員|2019-01-28

前言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成立於1996年,其主要目的在於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術事業,以提升藝文水準。二十多年來,在國藝會的鼎力相助下,臺灣的音樂領域不管在創新創作、表演活動、國際交流以及出版方面,都獲得了蓬勃的激勵和發展。二十一世紀初期,臺灣的音樂教育已經建構了由小學、中學、大學,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班的完整體系,然而同時間,臺灣卻因人口出生率下降而產生了少子化的問題,造成了近年來音樂人才數量的高度成長和音樂就業市場的迅速萎縮—供與需之間的巨大落差,致使許多訓練良好的專業音樂創作人才求職不易,缺乏較穩定的收入來源維持創作的動力。面對這個臺灣音樂界發展的新挑戰,本研究根據國藝會提供的相關補助資料進行分析,並針對曾接受國藝會補助的1980年後出生的三十八位年輕臺灣作曲家發出問卷調查,回收二十一份,並對部份作曲家進行訪談。這個問卷調查和訪談的目的,在於透過這些年輕作曲家的視野和看法,了解他們所面對的現實狀況之於申請補助的關係、對音樂創作補助的期待,以及對於國藝會正在建立的「國人作曲專題資料庫」的看法。本研究的目標不在於總結出一個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