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研究實例

樂團 創作演出的平台與舞台
李秋玫/PAR表演藝術雜誌音樂企畫文編|2019-01-28

創作,是文化的根基。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我們得以累積歷史,立足在現有的高度展望未來,開拓更寬闊的可能性。為了讓藝術家們能有更多音樂創作機會,多年來在各單位努力下,已逐步建構並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從創作、演奏發表、錄製出版到樂譜發行,都是音樂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稱國藝會)的成立後,積極輔導並且提供資源鼓勵藝術工作者發揮創意與發表。從作曲家個人到演出團隊合作計畫的補助,皆視環境趨勢時時調整。而國內幾大公設樂團雖為演出單位,但對於作品的發表與催生上,更提供了直接、並且多樣的貢獻。在研究與建置國人創作之時,此領域是不容忽視的一大重點,因此本文除了以國藝會之外,亦以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稱N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下稱N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稱TSO)三大交響樂團以及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稱TCO)、臺灣國樂團(NCO)兩大國樂團為對象,透過資料蒐集、整理與訪談,分項紀錄其從創作、表演、典藏到發酵的過程與計畫。

一、作曲徵件

相較於各樂團,國藝會則早從1997年開始對外開放補助申請,雖非直接以「作曲徵件」為名,但開辦初期一年分四期機會接受申請,且補助經費標的主要為作曲家個人「生活補助費」為考量,結案提交成果報告書或發表演出。此項是其他樂團所沒有的模式。此後,到了1999年,又修訂基準,除了增加「以專業創作者為優先考量」文字外,亦將補助名額提高至最多十名,再者,補助額度也上修至每位至多24萬元,以現今來看金額仍相當優厚。

NTSO在推動臺灣音樂創作上已行之有年,近十年來的主軸之一,就是提供年輕作曲家創作平台。有別於一般的作曲徵件,NTSO開放作曲家在實際創作前投件,經由專家學者評審後每年選出8件,續交由樂團委託、演出與出版。自2008年起以「駐團藝術家作品暨鼓勵創作徵選」為名,歷經後期的「委託創作徵選」至2012年為止,5年來共徵選了31件作品,數量相較可觀。

NSO在2009年藝術顧問暨首席客座指揮(今桂冠指揮)根特.赫比希(Günther Herbig)到任時,為了提供國人有更多作品發表的機會,宣告了「Call for Score 國人管絃作品首演計畫」,並親自為第一階段的收件進行評審。作品以管絃樂曲為主,但也開放少數中國傳統樂器的編制加入。為期兩年的任期中,他選了年輕作曲家黃思瑜的《紅月傳說》,以古代「天狗食月」的傳說為題,用音符勾勒奇幻音畫。另一首則是孫瑩潔的《野柳綺想曲》,融合現代音樂的新創作、神童莫札特的經典作品,再加上充滿幻想的東方神話故事。兩首作品雖然以西方交響樂團形式演出,卻透露出濃郁的東方意涵。

另一方,以傳統樂器為基底的國樂團卻時時有新點子。TCO長期以來不僅大量對外徵曲,從2015年開始舉辦「作品try一下」新作試演計畫,邀請全國音樂系與作曲教授們協助,鼓勵30歲以下或大學、研究所在學學生創作國樂合奏曲。創作以10分鐘為限,每次錄取10首,由樂團指定指揮排定時程進行試演。試演過程中邀請作曲相關專家學者參與,於現場提供修正意見,結束後更由樂團綜合在場專家學者、指揮以及團員意見,以書面轉之參賽者。試演後經樂團認可,且為未曾公開發表之新作,TCO則得與作曲者簽訂授權合約給予委託作、編曲費。

有別於作品試演,NCO則以命題作文的方式徵曲。例如2015年配合「從太魯閣到敦煌」音樂會的年度徵曲,以「我見,我思,故我樂—用音樂譜寫臺灣的美好」為主題,將作品分為「原住民女聲、琵琶、大提琴與國樂團」大型作品與「室內樂」小型作品兩類。在初選時分別選出3件大型及4件小型作品,決選邀請入圍者現場闡述創作理念,由臺灣國樂團演示。最後經評審委員選出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系周宣宏的大型作品《來自祖靈的聲音》,以及臺灣藝術大學碩士班學生徐瑋廷所創作的《穿越太魯閣》和畢業於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王韻雅的《獵Mosa Lmiqu》兩首小型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除了知名演奏家的邀演外,更結合「菁英爭揮—青年指揮選拔之夜」獲獎指揮以及「彈指之間—2015琵琶好聲音」優勝者擔綱演出,在一場音樂會中兼顧創作、演出的人才培育,節目的企畫不但眼光長遠,更環環相扣兼具話題,實屬難得。

NCO「從太魯閣到敦煌」音樂會海報。(臺灣國樂團提供)

二、比賽

樂團取得作品首演的途徑,除了徵曲之外,最能夠在短時間吸引目光、並且引起討論的,就是作曲大賽的舉辦。相對於徵曲,實質上的賽事不僅能讓得獎者在舞台上經過競爭而後脫穎而出,對主辦單位--「樂團」的身份來說,最大的裨益就是化樂譜為聲響,直接提供實質的演奏。TCO在2010年慶祝創團30週年時曾經舉辦「三十週年國際作曲比賽」,在音樂會決賽時也特地選出8首新作,並且由樂團附設青年團的演出,展現真正的「國樂新聲」。2016年,樂團也舉辦了「國際作曲大賽」,號召年輕作曲家以臺灣傳統音樂為主題創作素材,或者創作臺灣風土、風情為素材的樂曲發揮創意。

競賽的舉行最頻繁且穩定的,就屬NTSO了。從2008年開始以「音樂作品徵選」為名到後期包括音樂劇創作、青年音樂創作的「音樂創作競賽」,除2012年以室內樂作品為主之外,作曲家以已經完成之管弦樂團編制作品投件,經過初審、複審到決賽以音樂會形式演出,最後由專家學者擔任評審評定獎項,得獎作品獲獎金外,更辦理有聲出版品。統計數量從2008至2017年為止,共達39件之多。而在樂曲徵件、競賽中提供年輕作曲家創作平台之外,另一大主軸,就是在2015年樂團創團70週年時,啟動了的「交響台灣」計畫,由時任藝術顧問的指揮簡文彬提出台灣「音樂與文學」結合的構想,邀請8位作曲界前輩、中生代以及1位「2016 青年創作競賽」首獎得主進行討論,確立為期5年的委託創作。不特別以文字詮釋直接譜曲,而是文學作品或文學家本身給予作曲家的感受為靈感。雖以管弦樂曲為主,但樂曲也可自由發揮為交響曲、交響詩等等。目前已有賴德和以陳玉慧小說《海神家族》所譜寫的同名交響曲、潘世姬以郭松棻小說《驚婚》為靈感的《異鄉人》,以及顏名秀以同志女作家邱妙津的《鱷魚手記》與《蒙馬特遺書》為題創作,後續委託與首演的討論以及跨領域的相關活動也將陸續進行。


NTSO「海神家族與巨人–簡文彬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音樂會海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提供)

三、委託創作

1. 委託創作計畫

1.1 五大公設樂團

新創作品的催生中,「委託創作」是最常見、也是最安全的方式之一。由於委託有主動的優勢,因此對於風格、主題都具有掌握與選擇權。再者,委託對象通常具有高度的創作能量與水準,所以對於創作的品質、演出的效果以及票房的吸引力,都能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NSO在音樂總監呂紹嘉就任後,便刻意在每年開季重點節目上,安排一首國人作曲家的樂曲首演。此舉雖不是對外宣告的「計畫」,但多年來的習慣已經讓樂迷們有預期的期待、關注年度向觀眾推薦的作曲家,並且引發後續效益。例如2012年委託洪崇焜所創作的《Vox Naturae》不僅入圍當年度的「台新藝術獎」,更在在捷克布拉格舉行的「國際作曲家講壇」中,由「國際音樂評議會」 (International Music Council)推薦,在30個國家51件作品中入選為2013年十大最佳作品,成為該組織成立60年來首次進入推薦名單的台灣作品。2013年委託顏名秀所創作的《鑿貫》在首演後,也隨著NSO歐巡帶出國門。巡演期間大獲好評,也因為樂團製作的press kit中收錄此曲發送,因此輾轉獲得推薦為2016年德國孟德爾頌高等音樂院音樂比賽(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Hochschulwettbewerb)註1創作了指定曲──《鋼索行者》(The Wire Dancer for solo violin)給小提琴獨奏。


NSO開季音樂會「攀峰樂嶺」演出委託顏名秀(左)所創作的《鑿貫》。(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非國人作品, 2012年演出德國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Cristian Jost)的作品《台北地平線》(Taipei Horizon)實為NSO與荷蘭愛樂共同委託創作,而且樂曲以台北為名、並且在台灣率先演出。而2017年樂團演出澳洲中提琴暨作曲家布萊特・狄恩(Bret Dean)的連篇歌曲《哈姆雷特》的同時,同名歌劇也獲當年的年度全球首演國際歌劇大獎(World Premiere of the Year at the International Opera Awards)。而兩位都曾擔任NSO駐團作曲家。如此的跨國合作以及獎項的殊榮,是現階段樂團在無法頻繁出國巡演時,仍能維持國際曝光率、間接行銷台灣的明智作法。此外,在有限預算下,NSO近年來更與「客家委員會」及「原住民族委員會」作策略聯盟,從委託創作、錄音發行到巡迴演出時舉辦論壇交流,不僅鼓勵了創作,更藉機將國人作曲家推上國際。

TSO早期的作法與眾不同,非以樂團為邀約者,而是委託專家擔任製作人。2005與2008年各邀請潘皇龍、柯芳隆、鍾耀光三位作曲家,以管弦樂與室內樂為主題將國人作曲家作品整合、發表。2009年為慶祝臺北市立交響樂團40週年,也曾徵選以臺北市為主題或具有慶典祝賀性的樂曲,為樂團的四十歲生日誌慶。幾年來亦有數首委託創作,直到2017年樂團闊別26年後再度赴美巡演,則委託了趙菁文創作《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在國內首演後帶出國外。


TSO美巡行前音樂會「聽城」演出委託趙菁文所創作的《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可喜的是,與西洋交響樂團比較之下TCO以及NCO兩大國樂團委託創作的數量則是倍數以上。就以TCO 2017/18樂季來看,就有將近20首的委託創作;而NCO近10年來所演出的創作與編創,則是突破上百首之多。放眼國樂團與電玩、武俠、偶戲等合作,可見彈性與創作力的豐沛。當然,與西洋交響樂龐大的經典曲庫相較,國樂曲是相對的少,是故委託創作的工作對於國樂團來說是勢在必行的任務;然而近年來在大量委託、首演與交流之後,已經培育出不少學習國樂出身的作曲家,在熟習傳統樂器語法的基礎上,作品的風格、題材的選擇、樂器編制的多樣化等等,百花齊放之間賦予了國樂曲前所未有的風貌。近年來,王乙聿、陸橒、劉至軒、郭岷勤等,都是國樂創作常見的作曲家,而所創作的《庫依的愛情》、《藍色星球》、《蓬瀛狂想》、《弄獅》、《西秦王爺》…...都是膾炙人口並且已成經典的樂曲。此外,對於現代作曲家而言,國樂對於聲響的試驗與民間素材的採用提供了寬廣的機會,不但鼓勵了台灣青年作曲家,更吸引了國外多位作曲家來台取材創作與研究,讓整體國樂創作產生了積極正向的能量。

1.2 國藝會

大樂團之外,民間樂團更需要輔助與支持。國藝會從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新增委託創作項目,限團體申請,但不包含編曲類型、亦不受理政府機關、學校所屬單位的創作計畫。一年改為一期的申請之外,並且開始以「作曲費」的概念作為評估經費的標準。例如歌劇、舞劇、清唱劇類型至多24萬,大型室內樂曲10萬,獨奏或獨唱曲則至多6萬不等。申請單位具有作品首演權,且若有首演發表計畫也可以同時申請補助。到了2001年,聚焦對象在「非學生、無固定專職之創作者」為優先考量。之後補助建議金額微幅調整,新增同一作者之補助經費上限條件之外,並規定計畫內容需列出委託創作作品推廣計畫文字說明,方式例如3年內演出2次以上;將委託作品推介予國內外演出團體的詳細計畫等。而在因應藝術變遷下,2004起,委託創作項目中則擴大範圍,新增了「由舞團、劇團、多媒體團體委託,配合演出發表之音樂創作亦可申請」的條件。2013年再針對駐團藝術工作者項目受理對象做調整,除了原基準所列之作曲家、指揮、導演外,增加編劇、劇場設計(含舞台、燈光、服裝、多媒體等)。直到2017年起,創作項目、委託創作項目由一年一期受理申請開放至一年兩期,取消對各創作形式建議補助額度之上限,而是根據創作提案之內容、經費需求個別評估與考量,大幅地提升創作計畫補助額度之彈性。

在國藝會的協助之下,許多民間樂團委託創作各自存在著多方的助益,除了磨練自身樂團的演奏/演唱技巧、培養了詮釋台灣當代音樂語言的能力外,也有針對自身團體之於當代音樂環境的定位、鍛鍊營運品牌研發之視角。例如台北室內合唱團,以「文藝復興經典」以及「當代合唱音樂」等多方向的開發之外,建立的「合唱無設限」品牌至2017已屆第十年,合唱專輯《破繭與重生》更入圍傳統藝術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詮釋獎:指揮或其他類」以及「最佳詮釋獎:演唱類」三大獎項。成立於1986年的台北打擊樂團,致力於推廣,每年度規劃不同主題、激發想像。2016年更榮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評選為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不管於創設性、藝術性、演奏與錄音技術上,皆獲肯定。


台北室內合唱團於2017年發行《破繭與重生》合唱專輯。

同樣地以打擊為基礎的十方樂集,在擊樂家徐伯年的帶領下,以現代音樂為基礎,系列性地進行演出、錄音以及國人作品委託,與台灣作曲家如盧炎、馬水龍、潘皇龍、吳丁連、李泰祥、賴德和、楊聰賢、鍾耀光、洪崇焜、陳玫琪、趙菁文、李元貞等人皆有相當密切的合作。於南台灣耕耘的對位室內樂團創團來以演奏國人作品,用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為宗旨。近年來透過各類元素,結合舞台影像動畫燈光等多領域呈現室內樂、京劇、歌劇等元素,也到廣大的讚許。而演出形式組合純粹的傳統樂器與西方現代樂團合作的采風樂坊,從創立以來持續委託作曲家創作,不僅在各地音樂節發光,也在國內音樂會中發熱。展現東方樂器特殊音響性的同時,也讓傳統與現代透過音樂對話。

四、錄音保存與創作的交流

2009年兩廳院啟動了名為「樂典」的計畫,以有系統、脈絡的方式規劃並出版臺灣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前輩、中生代作曲家各自的代表作品,並且邀請NSO以及國內音樂家們重新錄製、委託「PAR表演藝術雜誌」出版。內容有經典、有創新之外,更開放「新作甄選」廣邀40歲以下年輕作曲家的室內樂、聲樂以及獨奏樂器等作品,提供新生代作曲家一個創作的平台。從第一年一口氣出版馬水龍、潘皇龍、賴德和三位資深作曲家後,每年穩定錄製與出版經典作品,到「樂典6」之後則開始將2~3位作曲家的作品合輯,目前已出版至「樂典12」,作曲家潘皇龍是目前唯一兩度入選者。綜觀內容,涵蓋了東西方創意與思維,雖多以管絃樂曲為主,但也有協奏曲、藝術歌曲以及舞劇音樂等。既可以典藏臺灣作曲家作品的聲音,對於研究臺灣音樂的學者,無論在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上,皆免除了耗時耗力的不便。

此項,國藝會也在2012年的創作項目中新增了「若有作品呈現之排練、錄音/影、演出計畫,可同時提出補助作曲與相關費用的申請,鼓勵作曲家於創作計畫中同時提及首演/發表計畫,其相關發表費用可涵蓋於補助經費考量之中。

錄音之外,創作者的經驗傳承、分享以及演奏者的意見,都是舞台上無法見到的。有了舞台下的交流與討論,才能讓整個創作的生態有良好且完整的循環。2016年,在「TCO國際作曲大賽」辦理之際,樂團於決賽翌日也舉辦了「思無涯—2016國樂創作工作坊」,邀請海內外作曲家經驗分享,由TCO演奏家們親自示範,讓更多參與的作曲專業人士深入瞭解國樂創作面臨的各種問題,並且針對不同樂器的演奏技法、音域、記譜、音色等限制與優點做探究。此外,在樂器的吹拉彈打之外,還有大賽評審團以及大賽指揮參與的大師高峰會討論,談國樂創作的困境與展望。NTSO的「音樂創作與發展座談會」也行之有年,同樣與比賽相結合,讓指揮、團員們以演奏者的角度暢談樂器特性。特別的是,除了作曲技法之外,更邀請音樂學者的參與,從不同的領域作更深入的探討。而NSO的作法則是配合講座音樂會,邀請駐團作曲家前來分享元素的運用、記譜的新手法,以及與劇場、舞蹈等合作的經驗,並且找來國內作曲家對談等等。

不可否認的,對於作曲參賽者來說,獲得獎項就等於獲得肯定,作品與名字的能見度都將提高。然而賽事最重要的,或許不是在選出首獎、誕生新作。在競賽中能夠觀摩到創意十足的構思,但譜紙上的精心刻劃究竟能不能夠被演奏出來、效果是否如同想像那般精彩?卻都仰賴畫出聲音的一刻,以及實際演出者的回饋才    能決定。

六、結語

藝術的累積並非一蹴可及,創作的完成不但需耗費時間精力,表演的呈現也需要推廣與從長計議。若不從此刻深耕培育,未來又如何有觀眾存在?

從徵件、委託、比賽到座談等等段落的討論,可知作為演出單位的五大公設樂團,在繁忙的演出之餘,皆致力於新作的產生。只不過,面對實際的票房壓力,一般觀眾對於不熟悉的作品傾向保守而卻步,也間接影響樂團投注心力首演新作的意願。此外,一個難解的習題是樂團新作的計畫常因主事者的更迭而改變、甚至終止,令人感到甚為感嘆。幸虧各樂團有不同的作法──有數十年來堅持耕耘,也有致力推廣向下紮根者,在邀約數量龐大間看見創意活水源源不絕,在量少質精時則見發揮最大效應。

再將視野從公設樂團向外眺望,國藝會的積極輔導與協助文化藝術發展,鼓勵了藝術團隊,同時也讓藝術工作者有更多自由的發揮機會。最不可忽視的是,國藝會年年針對當年音樂環境發展趨勢評估,訂定最有利於藝術環境的基準細節。在激發音樂團隊委託與演出台灣音樂家作品之外,也帶動了演奏人才、創造了屬於台灣的獨特風格。

無論如何,作品催生在任何階段都是刻不容緩的,但它並非單向操作,而是必須搭配著後續的策略,才能完美發展。此刻作為一個創作邀約者的平台與舞台,不管是前端的大型樂團,或者作為民間後盾的國藝會,兩者相輔相成的結果,已成為一處美好櫥窗,展示著台灣音樂的豐沛實力。

 

註1 比賽是由德國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主辦,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期,就以孟德爾頌大獎之名,贊助德國地區的優秀青年音樂家。而從1967年開始,轉型成一年一度的音樂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