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U, Ting

鄒婷

策展人資料提供時間:2021-12-31

策展人、研究員、文字工作者,畢業於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策展文化碩士班(2019),現為該校博士生,居住與生活於柏林/臺北。藝術評論與展覽評介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om》、《藝術家》、《CLABO實驗波》、《數位荒原》等媒體。鄒婷現階段的研究方向著重於策展文化與展覽史,與其涉及的跨學科性、當代性、文獻研究、典範創建與歷史書寫。

近期的策展與研究活動包括獲國藝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補助策劃「家物事:一場發生在藝術空間的聚落與實踐」(有章藝術博物館,臺灣新北市,2021),與參與柏林世界文化之家的文獻研究計畫「The Whole Life: An Archive Project」(HKW,德國柏林,2018-2022)。

  • 2022

    「禁山14號」,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臺灣

  • 2021

    家物事:一場發生在藝術空間的聚落與實踐」,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北市,臺灣

  • 2020

    「Global Swarming — Theoretical Fun」,ANDPRESS集體協作展覽,einBuch.haus,柏林,德國

  • 2019

    「The Eight Views of Taiwan — From Forming the Scenic Spots to Actualizing an Imagined Geography」,展覽箱計畫

  • 2018

    「RE: Bachelor Machines」,集體協作展覽,HGB藝廊,萊比錫,德國

  • 2018

    「禁山14號:開屋文」,劉千瑋現地發表展演,苗栗,臺灣

  • 2011

    「Delay Days」,集體協作展覽,臺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臺北,臺灣

  • 2010

    「情境—溫室—派對」,集體協作展覽,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玻璃屋,臺北,臺灣

  • 2010

    「靈光乍現——向國片致敬」,光點臺北,臺北,臺灣

  • 2009

    「身層—深成」,竹圍工作室,新北市,臺灣

  • 2020-

    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博士候選人,指導教授:Beatrice von Bismarck

  • 2017-2019

    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策展文化碩士班

  • 2010-2013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

  • 2006-201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輔系電影系

  • 2020-

    《藝術家》海外特約撰稿

  • 2014-2016

    展場規劃與技術執行,千鳥藝術有限公司,臺北,臺灣

  • 參與工作專案選列
  • 2016

    「透工——萬迪拉塔那與他所捨棄的影像」,立方計畫空間,臺北,臺灣

  • 2015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個展」,鳳甲美術館,臺北,臺灣

  • 2015

    「吳天章:別說再見」,56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威尼斯,義大利

  • 2014

    「劇烈加速度」,2014年台北雙年展,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 2014

    「物非物」,台北國際藝術村,臺北,臺灣

  •   

      

  • 2009-2014

    影像設計助理與專案執行,六角創藝有限公司,臺北,臺灣

  • 參與工作專案選列
  • 2014

    《時間之外》,優人神鼓,十二月舞蹈節,布魯日,比利時

  • 2012

    《時間之外》,優人神鼓,新視野藝術節,香港,中國

  • 2011

    《膚演宣言》,三十舞蹈劇場,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臺北,臺灣

  • 2009

    《黑白過》,陳雪甄,首爾藝穗節,首爾,韓國

  • 2022

    〈(被)改寫歷史的展覽──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文件展:政治與藝術」〉,《藝術家》560期

  • 2021

    〈讓藝術說出真相──法醫建築的「調查公域」〉,《藝術家》557期

  • 2021

    〈當他方的想像地理成為你我的日常風景,年:1927〉,《數位荒原》,2021.8.3

  • 2021

    〈我們不曾失敗過——側寫「藝術家進駐工研院」〉,Arts@ITRI,2021.8

  • 2021

    〈巴西藝文機構觀察:藝術迪士尼、貧民與逃亡者的博物館、完美的里民中心〉,《CLABO實驗波》,2021.6.16

  • 2020

    〈想像共合體?當文化機構成為「國家名片」——論柏林洪堡論壇即將開啟的新博物館之旅〉,《藝術家》547期

  • 2020

    〈以藝術導航的國家風景——新柏林藝術協會「迷失在美國」〉,《藝術家》547期

  • 2020

    〈脆弱的力量——第十一屆柏林雙年展「裂縫從內開始」〉,《藝術家》545期

  • 2020

    〈繪畫無限的現地繪畫——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卡塔琳娜.格羅斯:不是我們」〉,《藝術家》544期

  • 2020

    〈藝術就是武器:「約翰.哈特菲爾德——攝影加炸藥」〉,《藝術家》543期

  • 2020

    出版:《1, 2, 3, Inhibition, Adjustment, Event》,ANDPRESS,柏林,德國

  • 2019

    〈策展的文化、研究、實踐與中介: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策展文化研究所〉,《典藏ARTouch.com》,2019.11

  • 2019

    〈藝術注生,流水無痕——第15屆里昂雙年展「匯流之所」〉,《典藏ARTouch.com》,2019.10

  • 2019

    碩士論文發表,《Decentralized Approach—How the Curatorial Reviews Histories in Exhibition》,指導教授:Beatrice von Bismarck、Benjamin Meyer-Krahmer,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

  • 2018

    〈對於歷史的再次質問,第十屆柏林雙年展「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典藏ARTouch.com》,2018.7

  • 2018

    〈戰爭之後,誰的藝術場景?訪貝魯特急遽擴張的藝術版圖〉,《典藏ARTouch.com》,2018.5

  • 2018

    〈旁設政治:文化自由與冷戰〉,《典藏ARTouch.com》,2018.1

  • 2010

    〈多樣的藝術歷程與生存姿態——專訪姚瑞中〉,《美術學刊》1期

  • 學術研究
  • 2019-2022

    「The Whole Life: An Archive Project」文獻研究計畫參與者,柏林世界文化之家(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in Berlin),德國

  • 2018-2020

    「策展實踐作為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以柏林世界文化中心為例」調查與研究計畫主持人,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8年「調查與研究」補助

  • 駐村
  • 2021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村,臺北,臺灣

  • 個展
  • 2015

    「關於她的備忘錄」,行者( )藝文空間,臺北,臺灣

  • 2013

    「過時的相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八又二分之一空間,臺北,臺灣

  • 2011

    「在現實之中,深入的走進」,南海藝廊,臺北,臺灣

  • 獎助
  • 2019

    「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補助,臺灣

  • 2013

    新北市創作新人獎,首獎與作品典藏,臺灣

  • 2010

    北縣美展複合媒材類全國組,第二名,臺灣

  • 2009

    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系,傑出創作獎,臺灣

  • 2009

    臺灣藝術大學,留校作品典藏,臺灣

  • 演講座談
  • 2021

    「策展情境中的影像編輯:那張從書裡到你眼裡的 ________」,主講人,Lightbox攝影圖書室,臺北,臺灣

  • 2021

    「你的策展情境與我的待客之道」,主持人,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北市,臺灣

  • 2019

    展覽箱發表:《The Eight Views of Taiwan—From Forming the Scenic Spots to Actualizing an Imagined Geography》,MZIN,萊比錫,德國

  • 2019

    展覽箱發表:《The Eight Views of Taiwan—From Forming the Scenic Spots to Actualizing an Imagined Geography》,artbook.Berlin 2019,柏林,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