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交響詩《五月雪》創作計畫

孫瑩潔

  • 合唱交響詩《五月雪》創作計畫|孫瑩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孫瑩潔《五月雪》樂曲解說

這首作品是經過好幾個階段與構想的改變而完成的,最初的意念是透過對桐花雪白意象的音樂描述與感覺來緬懷1895年乙未戰爭中,對於臺灣人英勇抗日的悲壯史實。

為使音樂表達不流於具象與寫實主義,如德布希所言:「不要直接描繪事物,而是渲染事物所造成的效果」。

最後作曲者決定用詩、畫的隱喻來呈現這段故事情節,並且在過程中提出個人的心得,在現實中提煉感覺與想法,用意境呈現結論。曲子總共分成七個篇章,其中有五個篇章的標題即以詩人陳銘堯的詩為題,各篇章所隱喻的現實事件涵義如下表所分析。特別值得聲明的是,這些詩文只是一種心情感想的隱喻與象徵,而與現實事件無關,是一種對現實事件的情感抒發。

創作情感的基礎是來自於觀看電影《1895》之後,作曲者深感自己作為台灣人不知深刻了解台灣史之憾,而對這整個歷史事件作一番深刻探討了解,並且內化成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情感潛意識,以夢境與詩的語言來抒發書寫,將現實抽離美化並凝鍊,並以詩化的意象來隱喻表現。整個創作從構思到完成歷時將近三年,就是為了讓這種內化與表達的過程更加的自然流暢,並且真真正正融入與轉化個人的風格。

關於1895年所發生的台灣民主國與已未戰爭事件,開始於甲午戰爭(1894),清朝帝國戰敗,清朝與日本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 的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的澳底登陸,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直到10月22日控制全台灣,約持續了5個月,總共造成台灣14000名士兵戰死。西元1895年,同時也是農曆的乙未年,因此將這場臺灣人對抗日本人,歷時五個月之久的戰爭,取名為乙未戰爭。

而這部作品的寫作動機,主要來自於1895年乙未戰爭中,對於臺灣人英勇抗日的悲壯史實提出緬懷及紀念。北埔姜家天水堂的事跡,義民的忠勇與堅烈,在惡勢困苦中,沒有任何援助的孤立情況下,當時不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一起努力為保鄉衛土與日本人奮戰,令人動容。曲名《五月雪》其實有多重意涵的,作曲者不是用來描述詩意盎然的、四月桐花五月雪的唯美氛圍,而是以桐花雪白的意象,來表達先民堅貞的、保鄉衛民的一種節操。另外,如同大家所知道的,油桐花季是很短暫的,這也是用一種時間上的意念象徵來悲悼已未戰爭之短暫,因為缺乏援助而失敗,先民血流成河的史實。而“雪”也可以是“血”的相似音,血的激情悲壯與雪的堅貞無瑕相呼應,矛盾衝突中把現實的殘酷化成藝術的永恆美。在歷史時間距離的觀照下,也許一切都物換星移了,只有後人深深的、沉痛的悲悼,也希望藉由這一首情感濃烈悲壯的交響詩來期許臺灣人都能珍惜這一塊先民所誓死保衛的地方。

曲子是以交響組曲的形式開展,各樂章又可組成為追思─戰爭─緬懷三個大段落,為倒反的三段式,就是前後兩部分是較為緩慢的、溫情的,而中間樂段是激昂的。以東方的管絃樂色彩,間錯插入五聲音階淒涼變奏的旋律片段,來引發一種思古的氛圍;而佐以東歐音響學派的管絃樂技法,以及客家八音中的鑼鼓鐃鈸樂,來抽象描摹戰爭之壯烈與先民血流成河保家衛國的激情。

合唱團則唱出義軍領袖姜紹組所寫的詩:「邊城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

以及,前後兩段描摹桐花如雪之美而追憶前塵戰事的歌詠,並紀念烈士家人為國家忍痛與夫君絕別,成就家國大愛的心情:「五月桐花出塵世,飄飄如夢風吹雪。人立花下迎飛桐,思往懷舊不勝傷。故人如花任飄落,家國山河哪堪凌。若是花離桐樹枝,也是清香如故昔」。

最後合唱團搭配淡遠的管弦樂聲響,以不勝唏噓的歌聲再次唱出:「若是花離桐樹枝,也是清香如故昔」數次,縹緲離去。

為增加演出時的意境感,作曲者設計有意象桐花影像於演出時配合,以舞台燈光的明暗去區隔當代與過往、現實與理想之差距,以一種淡出淡入的方式交錯著,投射在似有若無的絹布上,造成一種劇場的夢幻效果。而這也是延續個人對Synaesthesia(聯覺)欣賞經驗創作的更進一步嘗試。

音樂共分七個樂章,除第七樂章尾聲為純音樂,無影像與詩詞外,各篇章詩詞與影像皆有搭配。

顯示完整資訊
曲譜首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