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

曾昭榕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曾昭榕《放學後》作品簡介

放學後的教室,忘記鎖上的門窗、尚未切掉的風扇、值日生遺忘擦掉的板書,位在第一象限的岳陽樓(樓字擦掉一半),第四象限的X、sin和開羅會議,被擦掉的鬼、被排擠的人,紛紛一個個就定位,按座位做好,故事成形。

完整計畫內容

《放學後》此篇文學類創作計畫為短篇小說合集,目錄大綱設計如下(目錄規劃以課表方式呈現):

  1. 第一節國文:桌遊(字數30003)發表於鏡文學,並收錄於鏡文學雜誌中,點擊次數2360。
  2. 第二節數學:自述表(字數34126)發表於鏡文學,並登上首頁編輯推薦,結合磺溪文學奬作品:〈傷痕〉,未發表的短篇小說〈作弊王〉兩部作品,點擊次數1484。
  3. 第三節體育:鹿回頭(字數12175),第十七屆玉山文學獎小說優選。
  4. 第四節英文:週記(字數15278),登上鏡文學首頁編輯推薦,結合第十七屆磺溪文學獎小說優選〈寂寞十八歲〉和未發表作品〈週記〉。
  5. 第五節歷史:招魂(字數7435),台南文學獎短篇小說佳作。
  6. 第六、七節班會:肉搜(字數7024)。
  7. 第八節輔導課:胎夢(字數3977)。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曾昭榕《放學後》作品目錄

  1. 〈桌遊〉:不是一個容易發表的故事,因為字數和題材,字數上僅能算中短篇小說,純文學不夠文學,作為類型小說又不夠推理,很幸運的是在發表過程中,鏡文學的編輯給了我滿多的意見和鼓勵,並且大力的推薦影像化機會。其實我在寫作過程中,也覺得〈桌遊〉頗適合拍微電影的,由於近幾年流行桌遊融入教學,因此刻意挑選最常被使用、也是知名度最高的「說書人」桌遊為題材,「說書人」是語文教學很常使用的一副牌卡,玩法多元,此次,我特別選擇一種作文教學的玩法,透過表面上的作文教學,來寫校園中一個兇殺案,因為採取作者的第一視角,作為一種創意與文學技巧嘗試。
  2. 〈自述表〉:所謂的自述表是要記大過時,必須寫的文件,這篇小說是我的一個創意,將一個愛耍老大、流氓的學生不明原因的被打傷,以四個角色不同的視角,敘述事件發生的始末,這些角色都有自己的觀點,面對事件也有自己不為人知的心理面,在這個故事,我想表達的是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不容易的地方,結尾也有一種和解的意念。
  3. 〈鹿回頭〉:改編實用技能班學生的故事,會想以鹿回頭為題,主要是研究過不少神話傳說,發現邵族、布農族、或是海南島的黎族都有獵人追鹿,接下來發現了什麼秘境(布農族是瀑布、而邵族則是水沙連),最後鹿化為少女的故事,我覺得鹿是一個象徵,象徵人內心純真的部分,也象徵對自己文化、傳統的認同,但是原住民隨著文化語言的失落,流離在都市文明中,似乎內心的純真也一併失落,因此我才想了這個故事,內容敘述一個混幫派的學生在學校公訓活動中和對小隊輔姐姐互動,最後決定好好努力找尋人生的意義,前面故事一段講到他混陣頭的黑幫朋友被殺害是取材於學生的作文,結尾他為了幫一名被黑道追殺的朋友,捲入了鬥毆中,頭被酒瓶砸碎,當時看到評審討論好像覺得主角結尾太慘了,居然死了,其實我的構想他只是被打傷了,有種置死地而後生的從頭來過、重新取得新生之感。
  4. 〈週記〉:因為常常要學生寫週記,因此萌生了以週記為名的短篇小說,有點類似日本推理小說《告白》的手法,透過每個學生不同的想法,來表達對事件的觀點和想法。
  5. 〈招魂〉:題目是選自屈原《楚辭》中的〈招魂〉,這是我以意識流的筆觸,寫一個類似新鄉土風格的短篇小說,故事中很多情節用了隱喻,主角的母親因為懷孕而結婚,處在家暴的輪迴中,我讓母親的離家成了一個謎,反映主角內心一樣想要逃脫的渴望,但之後也因為交男朋友而陷入懷孕的狀態,招魂招的是女性青春之魂,這篇作品在寫作上用的是比較實驗性的手法,寫作上難免有點雕琢、匠氣。
  6. 〈肉搜〉:肉搜是因為近幾年網路霸凌一詞興起,加上一些自詡為正義魔人的不當言論,使我想起一些國中不大快樂的回憶,因此,構成了這一個故事,原本以〈求人肉〉為篇名,主要是因為求人肉這一詞彙,令我想起魯迅的〈狂人日記〉中,對於禮教吃人的比喻,那一群躲在網路螢幕之前,口誅筆伐的網民們,不啻是那些想要將人肉分而食之、大快朵頤、沾蔥沾蒜搵醬油的饕客嗎?
  7. 〈胎夢〉:聽過一些女老師發現女學生懷孕的經歷,再加上身邊一些同年朋友耗盡錢財心力,仍無法順利有小孩,有時會幻想是否會有這樣一個場景,生不出小孩的女老師與未婚懷孕未成年女學生相遇。很心疼這樣意外來到世間的孩子,希望他們都可以順利誕生、長大。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