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藝術在場―近十年社運現場以藝術作為抵抗技術之研究|何睦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1990年代後,台灣整體藝術體制日益健全,相較解嚴初期,創作者對體制與社會的批判張力逐漸削弱,原先位處邊緣、反體制的創作者亦漸被吸納其中,進入文化產業成為共構的一環。與此同時,90年代文建會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形成以地方為核心的建構運動,反應80年代以降的社會轉化的過程,藝術創作者開始進入社區、參與民眾生活。然而,不同於解嚴初期的運動張力,社區總體營造缺乏自我批判力與先天體制缺失而顯孱弱。上述初略的年代概述,對成長於90年代後的筆者而言,思考「藝術如何參與社會」時,「體制外的現場」猶如未解的鄉愁,那個不存在於身體經驗、創作勃發的年代似乎是失落與焦慮的源頭,由這一個投射理型,看到身體動能曾高強度地和群眾緊連在一起,看到曾經展開的公共又逐漸萎縮,空間、文化、時間一切都走向私有化了。

「藝術在場」調查研究計畫,期望就自身參與社會現場、與社運組織合作的創作經驗為起點,進一步思考當代社會從邊緣崛起的域外之力,如何運用藝術/文化形式帶來社會意識、價值改變;嘗試以此重新界定藝術框架,擴充「藝術域外」的論述語彙,並從業餘性的群體創作,回應當前藝術圈的創作者本位現象。

本次計畫的訪談調查共計10組,著重社會事件中「社群培力」所開展的藝術形式,強調「過程導向」所建構的社群連結。每篇文章約6,000-18,000字之間,調查報告共計約115,000字。訪談名單規畫分別從三種視角切入,分別為「藝文工作者如何參與議題/社會運動」、「行動組織者運用藝術作為抵抗策略」、「社會運動者如何長期建構文化抵抗技術」。期望讀者能在不同時空背景的行動之間,領略社會運動是一個相互合作、各領域交會對話的現場;捕捉到運動與運動之間串接合作的影子,行動者們將經驗技術帶至不同的議題現場,稀缺的資源下如何使力量加成。期許未來能逐步建構藝術行動方法學的支持網絡,將「運動之後」的對話成為行動的一部分,促成社會關係再生產。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資料選介
文宣品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何睦芸

英文姓名

Mu Yun Ho

作品紀錄
  • 2022/09

    今秋藝術節《返鄉的理由—芳芳服飾店開幕限定》地方共創計畫(計畫主持)

  • 2021/03

    C-LAB CREATORS石在工作隊「浪來了:馬崗聚落跨界共議行動」(計畫主持)

  • 2019/08

    《在此一舉》舉牌社群藝術計畫(計畫主持)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0/11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這裡什麼都沒有》(駐村創作演出)

  • 2020/08
    ~
    2020/11

    馬崗記憶生活館《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視覺統籌)

  • 2021/12
    ~
    2022/01

    C-LAB CREATOTS《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展覽策畫)

  • 2022/04
    ~
    2022/06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媽祖不在家》社區劇場(駐村創作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