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近飛地
「漸近飛地」為海馬迴邀請年輕策展人與研究者蔡明岳、陳世育,針對藝術家施昀佑的《築牆練習》、鄧兆旻的《一個紀念碑,紀念釐清的(不)可行性》兩件作品進行創作概念發想延伸出現地製作的展呈計畫。
以「尋找海馬迴的基礎設施」為計畫開展,碰觸「何為基礎設施」、「何謂邊界」的命題討論,團隊讓「海馬迴光畫館」成為被討論的對象,召集對海馬迴熟悉的藝文社群自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展開一場回顧、討論、整理、展出的「空間維繕及改造工作坊」。並藉此過程之中,探討參與者、事件和觀眾三者之間所發生的動態關係。
兩場論壇活動則在展覽期間分別於3月19日邀請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前來與施昀佑、「海馬迴大富櫃」成員對談,開展基礎設施命題的探討,回應海馬迴高度社群參與的空間屬性;在3月25日邀請藝評人陳泰松與鄧兆旻進行對談,以作品《一個紀念碑,紀念釐清的(不)可行性》多次受邀展出經驗與論述差異來談策展命題的十年變化,並淺談其創作文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結構與後設性。
海馬迴藝工隊「漸近飛地」活動紀錄:2022年11月13日,基礎設施前期討論—改造目標確定。以海馬迴入口意象「書牆」與書牆後的交流空間為改造目標與執行共識,由藝術家施昀佑將與田倧源合作書櫃設計「海馬迴大富櫃」與空間改造行動
海馬迴藝工隊「漸近飛地」活動紀錄:2022年12月28日,基礎設施前期討論—「海馬迴大富櫃」設計說明。施昀佑與田倧源以歷年使用經驗,說明位於動線上的書櫃設施應具備的「變動性」、「組合、拆分」特性,藉以成為「海馬迴大富櫃」的設計要素
海馬迴藝工隊
2015/06/02
黃婷玉
以2009年成立的「海馬迴光畫館」現有的基礎為基石,連結「藝術工作隊」的藝術勞動精神,2015年重新以「海馬迴藝工隊」為號召,強化策展計畫、策佈展實務、檔案建置研究以及資料出版,橫向連結當代視覺藝術的多重脈絡,聚焦於藝術與社會的連結,致力於藝術的生產性並對大眾發聲。
海馬迴將目標設定在為「生產者」服務的範疇上,也就是說團隊的群眾主要是對藝術以及生產藝術有興趣的創作者們。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實體空間將轉化成共同討論以及計畫執行的多功能整合式空間。2017下半年對台南藝術圈發出了徵求執行期間為一年的藝術計畫邀請,原本海馬迴的成員也都將參與其中。計劃執行期間各計畫主持人將以海馬迴為基地,逐漸往外擴散,邀集更多創作者共同參與計畫的執行,並於執行完成之後視成果發表之需要,再於實體空間進行不同的活動或是進行策展,將實體空間的功能以及可及性更加展開。
重要活動
1. 展覽
- 2022/11/19-2023/01/08「Following Around——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劉紀彤個展
- 2022/07/09 – 09/25「燕子洞」 廖烜榛、黃奕捷個展
- 2021/11/27-2022/01/02「新興誌」陳怡如個展
- 2021/07/03-08/08「夜色Night Colors」李婷歡個展
- 2022/02/26-04/03「新銀河俠盜•續篇」吳傑生個展
2. 專案活動
- 2021/09-2022/05《劇場》雜誌及其複象系列講座
- 2021/04-11 田野調查兵團工作坊
3. 合作專案
- 現象書寫專案「匠人的技藝:探訪當代藝術家的手感、拾荒與匠心」(計畫主持人:王振愷)
- 2022年 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光電走唱班—從傳統到當代跨領域藝文體驗」
- 2020年《風暴》拍攝計畫(導演:Karolina Bre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