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末喜舞蹈劇場2014「洄游舞集─明日的昨日」

廖末喜舞蹈劇場

  • 廖末喜舞蹈劇場2014「洄游舞集─明日的昨日」|廖末喜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廖末喜舞蹈劇場2014「洄游舞集─明日的昨日」|廖末喜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廖末喜舞蹈劇場2014「洄游舞集─明日的昨日」|廖末喜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廖末喜舞蹈劇場2014「洄游舞集─明日的昨日」|廖末喜舞蹈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實施效益

1.「洄游舞集」七年來,許多優秀的編舞者相繼投入創作,如鍾穗香、董桂汝、馮靖評、李柏金、張志雯、林宜頻、蔡馨瑩、謝杰樺、謝佩珊、張雅婷、賴翃中等,讓愈來愈多人注意到這為延續南台灣舞蹈風氣而努力的舞蹈創作平台,「洄游舞集」替新生代的舞蹈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發展的機會,也為南台灣的舞蹈風氣注入更多新的創作能量與火花。

2.「洄游舞集」從2008年以來,從本土文化及文學題材中,汲取創作養分,透過對創作題材的探討與挖掘,帶領年輕人共同認識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實踐藝術、文化與教育的傳承,近年則漸漸轉向貼近生活與生命體驗的題材展現,開拓更寬廣的創作空間。

3.劇場演出暨座談會的形式不僅增進與觀眾的互動及共鳴,精緻的作品呈現亦頗受好評,屢次獲國藝會藝文補助計畫,2012至2013年連續兩年榮獲入選台積心築藝術季表演團隊。2013年「玫瑰」獲衛武營5月月訊藝文活動首選。

特色

「洄游舞集」歷經七年發展,前期創作題材走向由在地文學歷史中取材,從「紅鞋子」、「土匪婆」、「台妹」,以女性題材為創作主軸,在不同的主題下展現不同時代背景的女性風貌,除了反映傳統與現代差異的強烈對比,並透過母性包容、孕育、強韌的意象,呼應「洄游舞集」兼具延續傳承與創新、誕生的旨趣。至2012年的「嫁」起,開始嘗試以生命課題為創作走向,以提供新生代編舞家更自由的揮灑空間,而觀眾熱烈的迴響與共鳴,也使「洄游舞集」與過往作品有了截然不同的新風貌。

2014年創作主題「明日的昨日」,原指「今日」,延伸有把握當下之意。在無垠的時間向度裡,「今日」為何往往在成為「昨日」的回憶後才容易被人們想起?遺忘又是如何發生?循著同一條時間的軌跡,我們偶爾甚至經歷了相同的事件,然而內心記憶空間裡所建構交織的風景卻又如此不同。編舞家從個人與心靈對話的內在探索,深入刻畫心靈風景,試圖描繪出記憶的脈絡與形狀。

演出內容

(1)《二手記憶》/編舞者:林宜頻

順著思路去旅行,去追蹤它的形跡。

線索……

它推開了什麼?連接了什麼?又切斷了什麼?

就這樣,反覆編織成了……記憶。

(2)《陌生‧不陌生》/編舞者:賴翃中

等待著 ……

有時我所見到的你,卻不是我記憶中的你,

我想知道,卻走不進那熟悉的面孔之後,或,我不懂我自己。

(3)《門‧框》/編舞者:謝佩珊

封閉的心,找不到的出口,

自言自語的你我,只剩那耳語在迴盪……

層層的侷限,

盡是那開不了鎖的門……

(4)《尋找失落的記憶》/編舞者:張雅婷

為了,尋找失落的記憶。

我再度回到這個城市,

撿拾我遺留的每一個片段。

人,永遠害怕孤單。

所以,鬧哄中,才會忘記只有我自己。

我想選擇忘記,但不想記不起來。

我們在這世界留下些什麼,

那些被遺忘的時光,是否還喚的回來?!

每一個失去記憶的時刻,都是一種重新開始。

每個人都是自己來,自己走,這是唯一真實且不變的定律。

人生,因為這些遺失或喚不回的記憶,變得不完美。

生命,卻因為不完美,而真正完整。

顯示完整資訊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