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之音」小說創作計畫

楊貽茜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篇《未竟之音》創作處理有關音樂、哲學、生命的侷限與機遇的議題,試圖表現的是一種生命知覺裡 「中間」的過渡狀態。

生命與音樂的存在狀態有其神秘的相似之處。它們同樣在時間中被支撐、懸置著,在發生與消逝之間,過去、當下、未來,每一刻互相推動著。有個古老的畫面這樣形容:一隻鳥兒從盛宴會廳的這一端飛到另一端。從入口飛進來,接著是消逝的短暫當下,然後就到出口了。在兩個端點之間,那短暫的消逝,是飛翔的姿態?或者掙扎與僵持?音符與音符之間,是寂靜?還是存在了其他的東西?人的記憶?意識?感知?或者,一些無可避免又無以名狀的存有呢?

哲學家暨評論家馬克.肯威爾(Mark Kingwell)在他論述知名鋼琴演奏家故爾德(Glenn Gould)的著作中曾寫道:「每個人都受知覺的支配:他是自我(selfhood)的代價」。「身為一個人,都有著沈重的聲名之累,有著恆常得背負的期許與責任,這些都是我們終其一生不斷向前拖行的包袱。」

我們每個人都是表演者,拖著自我的包袱去演出自己的生命之歌。這個自我,是「這樣活著的我」、「僅只是活著的事實」,又或者是「此時此刻語言不清而一言難盡的我」?或許就如音符與寂靜之間無法斬斷的關係一樣,三種自我狀態,其間存在著恥辱、責任與絕望,在每個人的心中,作用也許不同,但每個人都經歷過這些感覺,就像某個熟悉而普遍的弦律,以不同的曲風出現,它不只是一首歌,而是許許多多的歌,只要你聽到它,它就存在。

作曲家荀白克(Amold Schenberg)宣稱,音樂不代表什麼,音樂是創造預期、指望、承諾和解答,以時間來揭示自身的狀態,或許,生命也是如此。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