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

舞蹈空間舞蹈團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舞蹈空間 2014 秋季演出《紅與白》|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舞蹈空間舞蹈團」經過十多年的時間養成,將一手培養的舞者鄭伊雯推向創作領域,為台灣舞蹈界添入一位嶄新的女性編舞家,活絡與刺激創作力,同時透過經典文本的媒介發展,將可開發與創造新的舞蹈表現語彙。新銳編舞家鄭伊雯是參與旅美編舞家楊銘隆作品《東風乍現》、《再現東風》、《三探東風》等舞作之主要舞者。2011年起與搭擋董怡芬開始公開發表編舞作品:第十六屆皇冠藝術節《10號線》、2011年至2012年連續兩年參與文化部表演藝術團隊創作科技跨界作品補助,創作「美麗新世界系列」《窗》、《世界末日這天,你會愛誰?》。2012年至2013年巴黎西帖藝術中心駐村藝術家,法國Creteil國際編舞中心之邀發表獨舞作品《Memory In May》。而此次的《紅與白》則是改編自張愛玲所著之經典文學,此文學已被多次改編成為電影、舞台劇等創作腳本,至於改編成現代舞則是絕無僅有,為一項創舉。藉由經典文學的改編,讓大眾能輕易切入現代舞的藝術領域。

編舞鄭伊雯2011至2012年間兩度在文化部科技藝術創作案,與劇場導演劉守曜合作,雙方在戲劇畫面的表現張力、與舞蹈動作的支配給予,已有著互信的默契;尤其如何從既定文本下的安排,抽離文字語言,成為活現的舞台語彙,更是豐富作品原生結構的重要一環,因此舞團再度邀請劉守曜導演為這支舞作擔任戲劇結構指導,將《紅玫瑰與白玫瑰》小說原著解構其特質,把兩女一男情感糾葛與衝突演變的人性面,提點為貫串舞作的動作顯學,使得舞者在透過身體傳達角色心境慾念之時不失其整體的結構脈絡,讓舞作賦予更加強力且完整的張力,保留住張愛玲筆下人物的獨特風韻,也融入鄭伊雯自身對於慾念的想像,重新創作出直擊人心的舞作,讓觀眾不只看到原著小說中原有的角色意象,同時也能從作品當中感受到對於感官更加深入的赤裸慾望。

對於舞作的編排,鄭伊雯與劉守曜重新分解筆下角色,並且嘗試取材如有著芭蕾形體與形式但加入吸氣、吐氣,讓肢體擴大幅度的歐式現代芭蕾,以及有著迷人動感魅力的國標舞,也投入如荷蘭舞蹈劇場(Netherlands Dans Theatre)招牌靈魂人物季里安(Jiri Kylian)充滿詩意、豐富細膩情感的雙人舞風格,增加整支舞作超越現代舞蹈、包裝多元舞蹈形式的特質,展現出在父權體制下的振保穿梭於紅白玫瑰裙襬之間,以及三個角色對於愛情世界的內心衝突和掙扎。而鄭伊雯更是大膽的使用舌頭這項器官,讓象徵慾望的手法得到新型態的詮釋,突破對於舞蹈的身體認知,使得四肢之外的器官也能成為舞蹈運用中的一部份。而其中部分片段更是跳脫文本,坦然呈現出世間男女內心慾望的獸性,讓改編自文本的舞作賦予更進一步的延展性以及原創性,讓小說所欲傳達的抽象面表露無遺。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