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2007秋季公演--《心理醫生愛上我》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演出內容
《心理醫生愛上我》改編自法國當代女性主義者、也是重要劇作家及小說家——艾倫.西蘇(Hélène Cixous)1976年的劇作《朵拉的肖像》(Portrait of Dora),並獲得作者中文劇本授權。西蘇女士取材自佛洛伊德最著名的心理治療臨床案例《朵拉: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的片斷》寫就《朵》劇:一位年輕少女因為長年咳嗽、偏頭痛、呼吸困難、憂鬱等歇斯底里症狀,在威脅家人留書自殺未果,由父親帶往求助於心理醫生,但半年之後,這名少女卻突然停止療程,並未完成全部的治療,讓這位心理醫生備感挫折。
在西蘇的筆下,這不單只是一個極欲解開歇斯底里之謎、卻為少女所挫的精神分析師的故事;迥異於一般劇場文本的書寫,劇作家巧妙置換一位少女對周邊人事物的想像,呈現似真若偽的視覺經驗,以直覺直觀的溝通方式,表達女人情慾的潛力。劇作家重新檢視與想像當年的對話狀況,讓身為病患的朵拉,得以開口表達,推翻了以往一般人透過佛洛伊德的詮釋對朵拉的了解。劇本以女主角和心理醫生的對話為主軸,穿插獨白特寫、對話與回憶事件等三種場景,打破線性的敘事邏輯。看似圓滿小康的中產階級家庭,在朵拉自我表白,以及與佛洛伊德的對話中,逐一揭露家人之間的病態與關係的真相。西蘇女士的劇本並為朵拉歷史上沒有被詮釋的女同志情慾補白,也嘲弄心理醫生從分析到迷戀的角色移轉。
演出特色
無獨有偶延續近年來對於戲偶操控美學的多面向探索與嘗試,藉由人、偶共台形式的微妙關係,及人和偶、偶和偶之間互動所產生的化學作用,讓角色恣意在現實與潛意識之間遊走交替,帶領觀眾進入真實與精神世界交替的隱晦中,探索女性內心深處的情慾世界。「偶」在劇中扮演通往女主角精神世界的關鍵媒介,深入她成長過程中與家人及親友間的多角關係,以及她如何在成人世界的紛雜糾葛中,跟背叛她的大人們互動。
西蘇作品的演繹詮釋相當隱晦,文字對話卻有無形的力量;劇本結構可分解為:特寫獨白、雙人對話與回憶事件等三類場景,而劇本本身充滿精神分析研究與女性文學創作的學術色彩。導演傅裕惠將語言和場景拆解,將畫面和聲音進行有趣的蒙太奇式斷裂與銜接,並將原劇廿世紀初的歐洲時空,轉換為深受中西文化衝擊的在地年代,希望藉由豐富的視覺與聽覺饗宴來提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觀眾不會因文化隔閡或沉重的學術字眼,跟這個戲有距離。
本製作匯集了頂尖的設計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舞台設計黃怡儒所設計的寫實性舞台,微妙地漂浮在舞台前緣,搭配服裝設計王怡美所呈現的現代娃娃裝,與戲偶美術葉曼玲設計如夢中幻影的戲偶和與燈光設計王天宏獨特細膩的光影成為對比。尤其榮幸能邀請到實力派演員姚坤君擔任女主角,不但和周力德飾演的心理醫生有精彩的對手戲,並首度挑戰操偶及與偶演出對手戲;而無獨有偶長期培養的新生代潛力演員劉毓真及朱安如表現亮眼,加上音樂家周煜開現場演出、與長期旅法的謝宜靜讓我們聆聽法文的美麗聲韻,釀造成無獨有偶又一突破性精彩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