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演出【門】

福爾摩沙芭蕾舞團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16年度演出【門】|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曾於2010年以「門」為創作主題,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共同演出,深獲各屆好評。2015年台北室內芭蕾舞團重新更名為「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適逄舞團創團十週年,將於2016年重新製作此齣具代表性及風格性的芭蕾舞作,並與長榮交響樂團及不同的國內外優秀舞者共同重新詮釋演出,但與人生息息相關、與生命緊密相連的禪意,是永恆不變的。

「門」不管抽象或具體的均和我們的人生息息相關。表面上看它,也許是一個間隔、—個出入口,但更深入的探討,「門」其實更是人一生「轉捩點」的象徵;不管「出門」、「入門」、「門裡」及「門外」均可能是代表著一生中的成功或失敗、悲歡離合的分界點。亦因為如此,而給我在創作上有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此次所編作「門」,在同一齣演出利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在音樂、舞蹈、服裝及舞台設計均有不同的形式來呈現,但卻是在詮釋同一主題,不管是編舞者、表演舞者和觀眾均經歷相當獨特經驗。

節目共分為兩部分,音樂方面特別選用Nino Rota的「La Strada」(大路)芭蕾組曲,及Rachmaninoff的「Symphonic Dances」(交響舞曲)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樂曲,來表現出門在我們生活中,抽象與具象的重要性。

  1. 門I:用Rota音樂的寫實性,具體將「職業窄門」、「臨門一腳」、「閉門思過」、「柳戶花門」、「政治羅生門」及「遁入空門」等和門有關的生活意象直接用舞蹈劇場表現出來,就如對戰後義大利電影「大路」(La Strada)及Rota的音樂所作的評論一樣,它是混合了「超現實主義」及義大利式「新寫實主義」。
  2. 門II:採用Rachmaninoff的舞蹈交響曲,很抽象的將門在人生中所代表的抉擇點,不管是「出門」或「入門」,就如音樂結構嚴謹、高潮迭起中,透露出緊張性,用純舞蹈表現的形式將門的重要性表現出來。

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除了延續對芭蕾創作的理想,更期許製作更具代表性及風格性的芭蕾舞作,以更寬廣的視野及國際觀,拓展台灣芭蕾的表現手法及精神面貌。

門I~音樂:芭蕾組曲「大路」
作曲:尼諾·羅塔(1911-1979)

La Strada組曲明顯輕快活潑。雖是古典樂曲,卻隱約透露出流行樂曲的風格。全曲分為七章樂章,快慢分明的旋律,借此將門的具象意義,用芭蕾肢體來表達。可直接將「門裡門外」、「空門」、「朱門」、「羅生門」、「臨門一腳」等等人生萬象表現出來。也許只是喜、怒、哀、樂等人生景象,卻和我們每人的人生現實生活息息相關。

提到義大利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尼諾·羅塔(Nino Rota 1911-1979),當然不能不提著名的藝術電影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尤其交響組曲「大路」,其原作正是兩人於1956年合作的同名電影,該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66年費里尼和皮奈里將之改編成十二場景的舞劇,於同年在史卡拉歌劇院上演,之後羅塔再將此劇的音樂精簡,並擷取其他電影配樂主題,改編成交響組曲。「大路」電影背景是二次大戰後義大利的低下階層社會,當年由安東尼·昆飾演個性兇殘的流浪漢主角,帶著飽受凌虐的女丑和一位特技演員四處流浪賣藝求生。改編後的交響組曲共分七個段落,也大致描述了整個故事過程。

門II~音樂:交響樂詩
作曲:拔赫曼尼諾夫(1873-1943)

Rachmaninoff的「Symphonic Dances」音樂結構清楚嚴肅,高潮迭起中透露出緊張性,全曲分為三個樂章,結合純動作肢體舞蹈架構,將門的抽象意義展現出來。進而體悟門其實是人生中的關鍵決戰點,不管「出門」或「入門」「門裡」或「門外」。表面具象意義也許看起來只是一扇門,一個間隔,一個障礙物。但用於人生的詮釋卻是一個抽象意義,其實是一個轉淚點,一個決定或一個改變。

這首《交響舞詩》分為三個樂章,由它的標題來看,此曲原意是為芭蕾而寫的舞曲;但事實上曲中題材的豐富、緊密結合的音響效果,足可稱之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號交響曲》 。

第一樂章是「不甚快板(Non allegro)」;弦樂首先帶進進行曲的節奏,再由木管提示出主題的下行音形。隨後氣勢盛大而莊嚴地強奏,定音鼓節奏聲中,主題不斷浩浩蕩蕩開始了變奏發展。這是一首玄疑氣氛中帶有神秘儀式狂熱的進行曲風樂章。在樂章中段樂聲漸歇,由木管伴奏,濃郁的薩克斯風音色緩緩吟唱出典型拉赫曼尼諾夫式感傷而優美的旋律。這個俄羅斯風味的主題經木管呈現後,由弦樂(還有鋼琴)華美地接過總奏。在一段靜謐後,漸進的上行樂音再度將樂曲帶入狂熱的進行曲風;最後全樂章在轉趨甜美安靜的尾奏中結束。

第二樂章「稍快行板:圓舞曲節奏(Andante con moto:Tempo di Valse)」,先由小號以半音宣示開場,由弦樂時起時落的撥弦點出三拍子華爾茲節奏。這是一首唐突、怪異、諧謔的圓舞曲(好似在夢境中的不真實)。

第三樂章「甚緩板一活潑快板(Lento assai-Allegro vivace)」在轟然巨響中揭開序幕。樂曲借用了拉赫曼尼諾夫《第一號交響曲》中的主題。樂曲中段(約5分鐘處)弦樂低沉的進入,巴松管暗啞地暗示死神的到臨。在此樂章中,縈繞拉赫曼尼諾夫一生的兩個音響——鐘聲和「神怒之日」旋律——皆交替出現。「神怒之日」首先由小號提示——這是死亡的另一表徵,代表了即將到臨的末日審判。全曲即在最末不斷交織著《第一號交響曲》主題及「神怒之日」下,倏然終結。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文宣品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