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合唱團97年系列音樂會之三─新世界風情畫

福爾摩沙合唱團

  • 福爾摩沙合唱團97年系列音樂會之三─新世界風情畫|福爾摩沙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福爾摩沙合唱團97年系列音樂會之三─新世界風情畫|福爾摩沙合唱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福爾摩沙合唱團「新世界風情畫」演出簡介

繼去年(2007)三月福爾摩沙合唱團邀請戴怡音老師擔任本團客席,獲廣大迴響後,本次特別邀請新生代合唱指揮博士張成璞老師擔任客席,與福爾摩沙合唱團一同翱翔於當代合唱作品的華美音響中。年輕且充滿未來性的張成璞老師,自美國邁阿密大學修得合唱博士歸國,便積極參與國內合唱團演出,現為數團合唱團指導老師。

上半場帶來當代作曲家豐富而多變的曲目,下半場則有日本、菲律賓以及多首台灣的新編歌謠。菲律賓歌曲引起在台灣的菲律賓神父思鄉之情,《賣花生》和《椰子》兩首曲子本為兩首截然不同的作品,但聽在神父的耳裡卻同樣充滿懷念與惆悵。新編台灣歌謠一直是福爾摩沙合唱團極力推廣的合唱類型,透過傳統和懷舊的歌謠,讓聽眾認識更多屬於台灣的聲音,而不只是侷限在刻版的傳統合唱印象。本場演唱多首民謠,包含客家民謠、原住民民謠、台灣民謠,以合唱編曲帶領聽眾新的聽覺感官。改編自古賀正男的《月光小夜曲》,編曲家蔡昱姍巧妙的將德布西的《月光》帶入其中,結合東西方的作品,是當天聽眾回響最大的曲目之一。

顯示完整資訊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