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果物語」第三部曲 《芽》前期發展試演會
《芽/YEAH》為三部曲春之章,將生命初始誕生的喜悅與春天萬物甦醒的氛圍結合,「節氣果物語」的各部曲取材四季的意象對應到人生的不同階段,首部曲夏之章帶領兒童觀眾關注土地關懷、二部曲冬之章以成人的離家鄉愁為題,三部曲春之章則因應四季之首,以「大地甦醒、萬物新生」為發展意象,將學齡前的幼兒與父母為主要對象。
在本次試演會,囝仔人亦秉持著劇場作為創造力、想像力開發的遊園地,希望在過往累積的親子戲劇創作經驗上,降低初接觸表演藝術的年齡,運用劇場的新奇經驗,刺激幼兒的認知、情緒、美感及身體動作等等能力;而進劇場作為一項家庭活動,媽媽爸爸陪伴著小孩一起,認識日常生活中不會接觸到的人、事、物,亦是創造給學齡前幼兒參與的劇場空間,可以提供的深刻探索力與感知連結經驗。
考量到學齡前親子觀眾的獨特性,在作品環節的設計、使用物件的選擇,乃至於前臺導引、周邊配套設置都會與一般演出不盡相同,本次計畫以年齡層2-4歲為主,單場20-25組家庭,預計20-25人次,進行小規模的索票制測試,觀察今年(2025)所設計的環節是否合乎觀眾需求,在觀眾數與空間容納的關係喚起兒童的好奇與探索主動性。
囝仔人
2019/03/06
羅婉瑜
不設限題材、場域、形式的可能,回歸單純的「玩」心。
一如「囝仔人」之名,我們希望如孩童般,保持童心與好奇,嘗試物件、光影、偶戲等創作形式,將日常探索轉化為創作素材,延伸物件的想像與可能性。
創作發展之外,也規劃以物件、光影偶戲為主,結合地域特質,或融入參與者記憶等不同主題的課程,並保持開闊的接受度期待參與任何新奇好玩的藝術事件。
過往作品
2024年
「節氣果物語」計劃二部曲冬之章《果子去哪裡?》於牯嶺街小劇場首演
《我是–––做的》於桃園兒童美術館階段性呈現
2023年
《你叫什麼名字?》發表於魚池藝術節
《茄冬樹下的一場戲》發表於屯區藝文中心
《節氣果物語─夏之章》參與衛武營花露露童樂節、嘉義親子藝術節、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玩聚場」、樹林藝文中心「劇場開箱」計畫
2022年
《驅魔師集會主題III》於北美館《現代驅魔師》
《Can can do it!》發表於台北兒童藝術節
《節氣果物語─夏之章》參與彰化兒童藝術節、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玩聚場」
「物與其他」物件劇場探索計畫進駐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
課程經歷
2023年
臺中歌劇院「藝術進校-劇場技術篇」授課團隊
嘉禾新村「搞東搞西─物件劇場夏季工作坊」授課團隊
2022年
「光影BOX工作坊」參與彰化兒童藝術節
「玩物件、動身體工作坊」 於C-LAB玩聚場
臺中歌劇院「藝術進校-劇場技術篇」授課團隊
「物件與聲音工作坊」於朱銘美術館兒童藝工增能活動
2021年
光影BOX工作坊於花蓮考古博物館
「小小物件工作坊」於桃園兒童美術館、南崁兒童藝術村
「Q face—劇場技術體驗工作坊(燈光篇)」於牯嶺街小劇場
「找聲物」物件與聲音工作坊於表演36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