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藝術的距離:公共出借權、數位借閱控制與藝文出版
王萱
藝術源自人的精神與思想自由。藝文出版品更是承載創作者的思想、感受及技藝,並且延伸其創作理念與藝術實踐的重要媒介。然而,台灣的藝文出版品往往因為出版量小、價格高昂、通路稀少,以致市面難尋,公眾不易近用的情況。本計畫以 2020 年起由台灣文化部與教育部共同試辦的公共出借權(Public Lending Right),以及美國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等機構所倡議的數位借閱控制(Controlled Digital Lending),作為重新思考台灣本土的藝文出版與公民社會之間關係的主要脈絡。並調查公共出借權和數位借閱控制在各國實施的現況,想像二者與藝文出版品串連的可能性,以促進文化平權、藝術公共化,拉近公眾與藝術的距離。
王萱
Wang Hsuan
-
2012/09
青年藝術作品典藏計畫,國立臺灣美術館
-
2021/04
文章發表:〈家物事〉,《Artforum 藝術論壇》
-
2021/03
文章發表:〈疫情之下:攝影動態回顧〉,《PHOTOPAPER 相紙》,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館刊
-
2020/09
文章發表:〈聲響軌跡與消逝的音景——許雁婷與澎業生談「嘉義聲音計畫」〉,《回歸線》Vol.002,嘉義美術館館刊
-
2020/09~2020/10
專題策劃:〈【開放文化專題】一個更開放的台灣藝文社群:現況、挑戰與想像〉,《典藏ARTouch》
-
2020/07
文章發表:〈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34期
-
2019/10
文章發表:〈策展如何教、怎麼學?從「CIT19」策展工作坊觀察側記談起〉,《典藏ARTouch》
-
2018/12
文章發表:〈智慧如何延展?藝術知識平台的可能與限制 成都.龐畢度:「全球都市#1.5:延展智慧」國際藝術雙年展〉,《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15期
-
2018/11
展覽專案執行:「白男人文件展」(WHITEUMENTA),濕地
-
2018/05~2018/08
展覽共同策劃:「薛西弗斯 Ver. 20.18」(Sisyphus 20.18),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