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向非典版塊的日常──藝文青年勞動口述史

陳韋臻

  • 趨向非典版塊的日常──藝文青年勞動口述史|陳韋臻|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調查與研究目的

本計畫「趨向非典版塊的日常──藝文青年勞動口述史」首先以各種藝文產業青年工作者的口述採訪為主,企圖透過藝術勞動生命口述史建立,細究不同藝文產業範疇的青年工作者所展示的相同/不同勞動文化,包含勞動者主體的內在趨力、實際經驗,及各種外部因素、外部支撐之間的連動。經過理解與建立個體經驗及勞動脈絡後,以此作為稜鏡,同步折射向內外兩面,進一步研究台灣自九○ 年代藝術消費起步後,藝文產業、藝文單位變化,及其與外部政經產業結構變遷的連動關係。

研究主題

文化勞動者,經過研究,有至少四成的勞動單位皆為非典型勞動者。這些非典型勞動者,在文化生產的過程中,身邊環繞的人們,每一個都過著類似的人生,像是螺絲――有大量分身的螺絲,又像是兀自選擇遷徙地的藝文牧民,在不同領地上兀自轉動。

為什麼台灣幾十年的文化歷史發展過程,沒有人告訴過我們,何以文化生產單位中,曾經被視為專業的正職,會逐漸邊緣化,慢慢被非典型勞動、勞務承攬園,甚至是志工給取代?何以文化生產集體挪移至一大片非典的板塊,成為一種如此普及、毋須反省的勞動力來源?這種發展模式,是否真是專屬文化生產的特殊處境――如同每一位踏入藝術學院的學生都立即習得的:藝術的靈光、創作的非異化?或是在哪些歷史當下,我們一整世代的文化青年勞動者的處境,被某些政策決定了卻不自知?台灣的文化藝術發展,是如何被轉化成今日的文化創意產業?這些政策與我們這些若非積極、自律、進取否則別無他法的藝文牧民,又有何干?

文化工作的政治,文化生產的模式,美學的、哲學的藝術生產辯證,已經有太多的理論試圖告訴我們,文化生產的特殊性。然而,我只想站在台灣的過去與現在,尋找一個可能的答案,回答這個問題:為何在這塊島嶼上的我們,會長成這樣的一種文化勞動者?

研究對象

本計畫研究對象包括八、九○年代後文化政策、文化產業及文化勞動的變遷過程,試圖解決最核心的問題:藝文產業究竟在哪些節點上,受到外在政經大結構的牽連,在哪些面向上又是受創作者自身迸發的內在趨力所動,始終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由內而外彼此糾纏、內化,乃至於共構的勞動結構。

本研究挖掘大量台灣政府統計數據,試圖以數據建立文化產業的面貌,此外,也採訪了部分藝術家、文化行政、畫廊工作者、策展人、劇場創作者、影展策畫執行、攝影師等不同性質的勞動者,包括多數皆曾參與定型契約、時薪制、人力派遣勞工等不同型態的勞動,更有大量承接公/私單位外包工作的「個體戶」。

結合勞動經驗採訪及歷史資料的考掘、研究,合併整理為十萬字的研究性專文《邊陲之境,末世之生――趨向非典版塊的藝文日常》。

研究成果

最終計畫生產長篇硏究性專文《邊陲之境,末世之生――趨向非典版塊的藝文日常》共十萬字,原先四項子題稍做修整,分述如下:

新增第一章〈「文化建設」話說從頭〉,以此作為後文鋪陳。
第一章節主要內容在研究台灣文化政策及文化消費經濟的轉變過程,分為四大段落:

  1. 「『文化』的前世之身」,談論文化建設年代之前的「文化」概念與作用;
  2. 「文化硬體建設的過渡期」,溯及七○年代末「文化建設計畫」啟動的「文化」過渡期;
  3. 「經濟狂飆年代下的文化建設與消費」,談論八○年代隨經濟發展,文化生產及活動,如何作為一種現代消費指標;
  4. 「當文化成為產業」,著重九○年代後「文化產業」及二○○○年代後「文化創意產業」之生。

第二章〈文化單位的用人結構及生態轉型〉,主要在談論台灣文化單位的用人及結構轉型的過程,分為三大段落:

  1. 「公家文化單位的『彈性用人』需求」,追溯早年公家文化單位在成立後,面對的「彈性用人」需求,在文化政策發展歷史中遭遇的困境;
  2. 「民間文化機構的超扁平化之路」,主要談論九○年代間,台灣民間藝文單位呈現出的「扁平化」與「超扁平化」的轉變過程,及藝文單位結構與中小企業運作邏輯的連動;
  3. 「規模化與破碎化的文化節慶」,主要談論在大規模的文化節慶下,補助與標案系統逐漸破碎化的過程。

第三章〈藝文勞動與他者的並衰〉,本章節主要在處理藝文勞動者如何在生產線上成為被消耗的動能,以及在整個台灣邁向新自由主義的過程中,整體勞動權益如何被限縮,以及文化勞動如何在產業化的過程中,成為被犧牲及忽視的勞動主體。全章分為三大段落:

  1. 「文化生產線上的消耗性動產」,先敘述台灣非典型勞動的普遍化程度,以及勞動彈性化、多樣化的處境,如何成為在文化創意產業統計數字下,被隱形的勞動者;
  2. 「如何『被』彈性化」,本節核心在處理台灣公家單位如何借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縮減勞動單位、轉為外包的過程,以及在九○年代後,台灣的勞動性質的彈性化過程,與補充性勞動力「志工」的誕生;
  3. 「迎頭撞上非典化的藝文產業」,本節主要接續前述研究,在「文化產業」的誕生過程,與台灣勞動權益限縮、彈性化的時刻點相逢,甚至一度被排除在《勞動基準法》的適用範圍,導致一旦文化生產一邁向建制化,便承接了非典勞動力的合法存在。

第四章〈台灣藝文勞動身分的認同與轉型〉,奠基於採訪者的經驗,談論文化勞動者如何在高壓、高彈性、高風險的勞動處境中,難以建立穩固的主體身分認同,以及邊緣的文化場景是否能容納與匯聚更為主體的創造性生產者。全章分為三個段落:

  1. 「自我儲備、自我分配的文化軍備碎片戰」,談論文化勞動者如何在勞動過程中,進行自我儲備與分配的機制;
  2. 「自我淘汰與自我提升的個人化循環」,談論文化勞動場景的高淘汰率,以及勞動者的自我提升、自我投資的規訓模式;
  3. 「我們在此處聚合,事件在各處發生」,回到勞動場景,卻是一個透過公共性分配、彈性內部生產、彈性外部參與的咖啡館,如何透過邊緣性的有機模式,持續進行非生產線的文化生產。

【附錄】採訪逐字稿,共包含畫廊行政、文創相關系學生暨文化活動志工、藝術創作者、接案攝影師、前藝術學院學生、藝文業志工暨臨時工、前影像美術接案者、影像工作者的勞動經驗採訪逐字稿,另外補充有獨立空間營運者及畫廊營運者的採訪逐字稿,以補充產業面向的結構及勞動經驗。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資料選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