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先生有塊地》散文寫作計畫

楊富閔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楊富閔《楊老先生有塊地》創作計畫

本計畫一方面即是在過去台灣土地書寫的脈絡進行延伸與轉化──「我們想過什麼問題?」、「我們重複問了什麼問題?」、「我們總是碰到什麼問題?」的重整與回顧;一方面則是重新賦予筆者觀點,並加以創造。筆者強調地是:頻繁往返於城鄉的青年世代,在土地的去與回之間,所引發的拉扯、糾結與思考,而其所顯示的張力關係自是社會的、文學的,更是自傳的。人來到荒野,才發現自身一無所有,然人踏在自己的土地,又怎會是一無所有?筆者希望可以在《楊老先生有塊地》散文寫作計畫當中發現土地書寫新面目,從而發現更多新詞彙、新意象、新聲音、新敘事、新句型,以至於找到台灣文學書寫的新徑路。

〈地號:花窯頂〉摘要
第一次打工也是在花窯頂,當時父親在鄰里成立一支壘球隊,組織、設備相當陽春,所有器材都是就地取材,完全手作,他想要搭建一座讓球員練習揮棒的打擊區,也就是大魯閣的意思,空間已經找好就在另塊叫做大溝的文旦園──馬路邊好停車又不離鬧區太遠。打擊區怎麼搭建呢?父親計劃立起長竹當成支撐,之中牽起一面同事轉贈的漁網,長竹兩根是不夠的,要越多才穩固,於是我們兄弟都被動員前來幫忙。花窯頂周邊就生著一簇簇的麻竹,結實麻竹直直衝上天際,圓圓滿滿地繞著花窯頂,阿嬤負責砍竹,我與大哥負責扛著長竹,從花窯頂抄曲曲折折的小路來到大溝。

這真是我生命中極其貴重的一趟腳程。同樣走的心驚膽戰,沿途都是私人土地。我不知遇到地主該如何駁辯,只因九歲的我是擅闖他人地產;我也不知兩座果園竟然得以相通,或者只有肯走就有路可通?路線都是臨時規劃,而我還需扛著長達三公尺長的麻竹,拿捏前與後的距離,如此這般走入不知深不知遠不知東南西北的山區。

〈青菓市的故事〉摘要
裝箱形式很重要,裝點方式也充滿技巧、全是學問。簡單說就是要擺的好看!有水!我記得難度最高的是龍眼,這工作是阿公包辦。剛從田裡收回的龍眼先是集中在騎樓,有時連田的四腳蛇也會跟回家,接著阿嬤一邊剪萎一邊揀選,齊齊整整堆疊在門邊,阿公再一把把等量等重從下往上疊。箱子用的是黑色塑膠籃,這涉及整臺龍眼穩固的大問題,也牽涉外觀的好看度,所以不能堆太高會歪掉,但賣相尖尖就是賞心悅目。阿公像在玩疊疊樂遊戲,我和鄰居圍觀著,就怕它倒下來!最後一個步驟很可愛,頂端添加幾片枝葉當蒂頭做裝飾,一臺臺龍眼擺在騎樓也有藝術品氣勢,置頂的龍眼向四面八方垂掛,看起來像還在抽長與發育,像還生在樹枝累累結實的樣子。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