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探劇場自身的跨文化性

黃馨儀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就演出與書寫關係來反思,可見在「應用劇場與社區劇場」的書寫較少。這一方面牽涉到自身作為應用劇場工作者,參與了不少製作與演出而未能書寫;另一方面則是許多演出都在台北市以外,在時間與資訊取得上仍有落差。然而最大的書寫缺乏關鍵在於,當應用劇場與社區劇場多以短期補助計畫進行的,大半的計書時間都花費在與成員的關係建立、身體訓練及故事取材,對於「過程」的投入多於演出。是以在觀看上,雖然能見用心,但如果以專業的劇場美學眼光來分析則難免有苛責的偏頗。如在評及台南代表熟年劇團魅登峰時,便面臨到在專業眼光與劇場帶來的可能的拉扯。因此在新一期的評論專案中,筆者期許自己能多離開台北,看向不同的應用劇場作品,並尋找對於應用劇場的專業評論書寫可能——觀照到過程、也能協助建構演出美學。

另一是在計畫期間亦觀察到「參與式或互動式演出」與「非典型空間演出」之增多,而兩者亦常互為表裡。就筆者所書寫的演出中,即有六檔兼具非典型與參與式特性,而這類演出在空間思考上與互動考量上較為完整與有意識。這樣的態勢當然反應了進入後戲劇劇場時代的趨勢,以及當代劇場與現實脈動的對話。在科技發達與媒體多元的現代,以跨出劇場空間以及互動的方式,找到與觀眾關係的新平衡,並藉之呈現劇場最重要的臨場性。然而當非典型空間成為「典型」後 ,我們可以怎樣更具體的以空間作為主體來思考與應用?甚至而當空間本身即是個不斷轉換質感的場域,如里米尼紀錄劇團的《遙感城市》直接將城市作為劇場,並不斷鬆動觀看與被觀看的位置;或是三缺一海港山城藝術節,讓空間結合創作說出故事。在思索空間的變化後,也需要提問「為什麼需要參與和互動」?如何有意識的建構與引入觀眾?在此之下亦是對「沉浸」的意義為何的思考。雖然非典型空間與互動式的演出增多,然筆者覺得現階段多數的作品仍是跟隨潮流而走,形式後的具體目的,仍需要創作者更加有意識地去處理。而目前沉浸式劇場代表的明日和合製作所,即是接下來筆者想特別鎖定觀察的對象。

這一年觀演下來,感受到台灣劇場界對於環境的變化益發敏感,故而在議題上、空間使用或是形式上也都有所嘗試與著墨。然而當受限於製作期及經費,作品的美學上可以如何更加完整,以兼顧每一個面向與觀眾的對話?「劇場自身的跨文化性」亦當在此,在於身體、聲音、音樂視覺、空間、觀演關係等地各自清晰,而後才有可討論的跨度與對話性。這需要有極高的創作意識、團隊合作和時間累積,如同野孩子肢體劇場的《繁花聖母》,以逾一年的創作與考察,趨近惹內的文本,協同演員身體與裝置藝術家,在「跨界」與「跨性」種種跨度上,彼此顯現又交融的完成了作品,找到了專屬的語彙,展現了劇場的跨文化性。

而作為評論者,呼應劇場跨度,如何精進自己的「眼」,更仔細的理解、覺察並且連結,是筆者仍需努力的。這一年的評論多半仍是奠基於自己實踐的經驗上,如何更有立論與切人觀點,是當持續精進的;然而卻也提醒自己不要使評論文字太過學術化,期望能以評論文字作為常人親近劇場的一個可能。於此,期望讓評論文本身即能成立、並能對創作者、對觀眾起到釐清與提問的功能。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