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視:觀演關係的當代觀察II
羅倩
「場視:觀演關係的當代觀察II」延續去年(2018)「場視:觀演關係的當代觀察」寫作計劃,繼續關注「場域空間」中「影像」、「表演」、「參與者」三者之間的關係。這個「場域空間」除了黑盒子、也可能是美術館白盒子、替代空間、歷史建築空間、其他場館、日常生活空間,城市街道空間。在這個表演藝術的「場域空間」中,影像如何被使用、表演與場所的意義、表演和觀眾的關係的變動等等,都是我(羅倩)持續書寫的焦點,有就是觀察表演藝術與當代文化如何相互影響與發展,如何改變我們經驗表演藝術的身體感知。過去書寫與影像相關作品如《身體計畫》、《熱室》、《當我踏上月球》、《Cuckoo電子鍋》、《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腹中的三位手足》、《The Second Woman》、《珈啡時光》、《餐桌上的神話學》。
羅倩
LO CHIEN
-
2019/06
〈回到評論的歷史〉,《IATC TW 2019年度論壇: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IATC TW)出版,2019。
-
2019/04
〈從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談表演藝術的檔案保存與流通〉,《國藝會線上誌》2019第2期
-
2019/01
〈編輯養成與評論書寫實踐——《藝術觀點ACT》〉,《藝術觀點ACT》,eACT,2019年1月號。
-
2018/12
〈現象3: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體驗方式多元 後數位時代 「參與體驗」成為最真實的現實〉,《PAR表演藝術》 312期 ,2018年12月號,頁72-73。
-
2018/11
〈換位思考與深耕社區的教育、紀錄劇場——思樂樂劇場〉,《實驗波》(CLABO)線上誌,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待刊出)
-
2018/11
〈在社會議題中真誠且溫柔的發聲——OD表演工作室〉,《實驗波》(CLABO)線上誌,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待刊出)
-
2018/11
〈創造樂齡的第三人生——搖滾爺奶〉,《實驗波》(CLABO)線上誌,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待刊出)
-
2018/11
〈與社區同行,以一人一故事劇場共享生命經驗——女巫劇團〉,《實驗波》(CLABO)線上誌,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待刊出)
-
2018/07
〈身體痕跡與行動書寫——談范思琪的實驗及習作〉,收錄於《2018鴻梅新人獎巡迴展作品集》,2018。
-
2018/01
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第五屆鴻梅新人獎 藝術評論組
-
2015/01
文化研究學會第六屆碩博士論文獎:優秀碩士論文
-
2016/04
2016藝術史研究生聯合論文發表會 〈電影影像的兩種皮膚:從《廣島之戀》到《第五級》〉
-
2013/10
2013年 南臺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圖像學為方法:民俗藝術中的憨番形象及其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