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末日再生》台灣‧澳門的交流與對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末日再生Lost in the Mobius一台灣.澳門」展覽計畫成型於2014年,這兩年多的進駐和共同研究,起始於三年前到澳門大學的一趟旅程,在停留期間發現臺灣與澳門兩座島嶼之間的交織與連動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大航海時期所開啟的兩地連結,以及於歷史進程和生活環境中竟有著相似且相異的可能參照。「末日」與「再生」,看似兩個對立的端點,之間卻包含了許多人類生活與生存的問題,這些問題緊扣當地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和經濟等背景。此次展覽選在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和福利社聯合展出,邀請一共8組臺灣與澳門的藝術家,透過進駐研究和反身性思考的創作過程,回溯並理解兩地在歷史中所存在著的錯綜複雜、重疊與交錯的殖民與現代性發展下,形成的文化樣貌,以藝術創作思考自身位置與之相對應的關係,展開梳理和探究我們自身在亞洲區域與全球化的發展中的位置與脈絡的可能性。兩地的藝術家透過不同形式和語彙的作品中,提出對於島嶼社會的想像、現代性與城市景觀、信仰文化的精神性滑動等相關討論。

由倪祥、邱子晏和陳俊宇所組成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作品《讲咗朱姐姐呢》所揭示的生存樣態在於探討對自身土地、種族與生活的情感和認同,另外,也藉由在澳門市區街道旁撿到的被打包丟棄的土地公為創作,思考在今日社會信仰結構與其之於人的生活和城市空間的關係;李少莊作品《剪黏光陰》以台灣廟宇中的剪黏工藝為探索,思考兩地對於傳統文化和宗教儀式的保存差異以及時代變遷;吳方洲則以十組攝影為故事串連,根據進駐期間看到的一張老照片為敍事起點,編寫後邀請裸體模特兒在屋內以腳不著地的方式,圍繞走動並進行拍攝,象徵在永生的循環中,靈魂將會不變不滅地存在;陳伯義作品《黑歷史一123事件》《黑歷史一西來庵事件》以「磁磚壁畫」為形式,將兩地曾經發生過的重要群眾運動的影像,拼貼在具有殖民意象的鳥瞰地圖上,重新連結與詮釋彼此殖民過程中的現代性經驗與民主想像。

朱盈樺、徐子涵和林冠言組成的「機本工」從城市地名、場所聲音和填海等探討城市的權力空間,分別以在澳門與台灣做為島嶼對島嶼的狀態中,思考我們如何面對身處的空間;霍凱盛以大航海時期荷蘭來到台灣進駐的安平為對象,疊合過去與現在的城市紋理為圖像的建構,在早期全球化的連動關係中重新想像城市;李姿玲搜集自1970年代起的許多明信片,再度回到明信片中視角的原點,將異於現狀、當下看不到的城市景觀以打孔的方式去除;並針對打孔去除的空缺,思考人民所身處的環境與城市風景變動中所包含的快速與不確定感;Yves Sonolet的《City Notes》將觀察聚焦城市人民於生活建築立面的個人化創造,以攝影為媒材組合成為一長條狀街道全景圖,具個人特徵的在建築外牆搭建的東西,以打洞的方式標示並製成音樂卡,創造出測量、繪製城市音樂的方式,提供閱讀城市建築、街道的不同可能。

這些思考與探究,在本次展覽亦透過出版品,以採訪的方式與每組藝術家進行討論,並將內容整理成文字,加入作品介紹和藝術家介紹後編輯成畫報,目前共出版共9份,包含8組藝術家各1份以及策展1份,依照作品特性挑選不同紙質印刷。最後1份則將在台灣與澳門展覽結束後於年底出版,收錄展覽、作品照片與文章,並設計為整套畫報的封套,提供更多思考作品脈絡的線索,也成為在藝術語彙之外,理解台灣和澳門的一種管道或方式。

顯示完整資訊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