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Playfreely」國際聲響藝術節展演交流
鄭宜蘋
Playfreely 從聲音理論家 Stephen Nachmanovitch《Free Play-Improvisation in Life and Art》的書出發,其精神說明:「自由遊戲不僅僅是即興創作,它比我們涉及音樂和藝術的活動更深入,這是我們存在的本質,我們必須將與生俱來的東西並再現,當自由玩耍裡透露成長和體驗生活的複雜性,它也可能是可以想像的最困難和最難以實現的成就與真實自我的回歸」。
受此遊戲哲學啟發,Playfreely 的第一個系列發生在2011年。讓來自不同背景的音樂家聚集在一起自由地即興創作遊戲,沒有任何限制,並且可以自由地犯錯誤,每兩週一次共時六次的演出。兩年後,Playfreely 成了三天的音樂祭,尋找讓即興過程有更強大的「真實」而非從預設的角度去製造聲響,透過天文臺的團員在亞洲研究不同的音樂文化與即興聲響演出場景後,邀請可能可以配對一起玩的藝術家,在共同創作的期間幫助其聲響平衡與工作 Playfreely 於2016年與日本Asia meeting Festival共同舉辦,以日本自由即興教父--大友良英為首,引領日本音樂界Jojo Hiroshige, Junji Hirose, C. Spencer Yeh and Senyawa 等邀請來自亞洲共12位藝術家共同創作 Closer to the edge 概念。
2017年,Playfreely 尋找更多跨背景的亞洲聲響創作者,激起 No Man' s Land 的主題,更有許多女性聲音藝術家在此展露,去年張惠笙成功帶給新加坡觀眾來自台灣的聲響魅力,今年 Playfreely 將會從「無形身體」的主題進行自由即興與聲響藝術的國際對話,邀請充滿「節奏身體」的台灣藝術家 Betty Apple(鄭宜蘋)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