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丘陵石灰窯遺蹟調查研究計畫
郭吉清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石灰是人類最早應用於生活中的黏著材料,古時石灰多用於建築黏合磚瓦、塗抹牆壁、調製藍靛、泡製土紙竹料,還用於食品製作和醫藥方面。古時原始生產石灰是在土窯中,將石灰石與草木分層鋪放,引火煅燒而成。文獻記載,17世紀臺灣在荷蘭時期就有蚵灰工匠的紀錄。日治初期,當時打狗山區域便有五、六家臺灣人從事石灰燒煉的製造場,高雄平原的大小崗山、半屏山、壽山、鳳山丘陵等皆有石灰窯設置。近幾年來林園駱駝山、清水巖、林內山等樹籐叢結的密林中,陸續發現殘缺或完整古石灰窯,約21座之多,是臺灣目前留存數量最多、最密集古石灰窯遺蹟區域。本石灰窯遺蹟調查研究計畫,藉由文獻檔案資料與田調查訪,試圖為這些古石灰窯解開身世之謎。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郭吉清
Name
KUO,CHI-CHING
作品紀錄
-
2022/12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文化資源解說教材製作案》圖文總編輯
-
2022/10
《眾神聚落─左營萬年季‧十廟的十妙故事》
-
2020/02
《高雄市左營區三樓冰茶室(海軍總司令部情報處拘留所)建築基礎調查研究計畫》
-
2019/10
〈高雄溫泉舊址考證及泉質探究〉
-
2018/10
《高雄壽山、旗後山、半屏山、龜山軍事遺蹟田調計畫》
-
2018/08
《隱藏舊城70年秘史─左營震洋特攻隊》
-
2018/06
《半屏山日治時期戰備設施先期調查計畫》
-
2016/05
《隱藏的符碼-高雄地區平埔族信仰遺跡田調計畫》
-
2014/04
《館藏老照片-吉成正一委託研究詮釋計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