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

  • 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09舞蹈空間舞團秋季製作《粼光乍現》|舞蹈空間舞蹈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09舞蹈空間廿週年演出《粼光‧乍現》演出內容簡介

適逢舞蹈空間舞蹈團二十週年,舞團以能夠代表舞團精神、及開創舞蹈新語彙為原則,邀請日籍編舞家島崎 徹(Toru Shimazaki)為舞團編創新作〈Grace〉,搭配舞團前藝術指導楊銘隆重新複排2002年的作品《東風乍現》的〈偶術重現〉,兩支截然不同、但又都獨具東方精神的舞作,組合而成《鄰光·乍現》。《鄰光.乍現》是舞團發展 「舞遠弗屆」計畫持續進行的計畫與累積的能量。

量身打造  極致細膩—島崎徹的《Grace》

被日本藝術經紀人年會選為「日本當代舞蹈的最佳代表」的編舞家——島崎 徹,由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Ryuichi Sakamoto)的樂曲中得到靈感,以極細膩的情感鋪陳,透過肢體呈現營造一種如置身日本花園般的抒情感動。島崎表示:以往常使用比較有節奏感的音樂,但這次的舞作卻是用坂本龍一和德國電音音樂家Alva Noto極簡風格的音樂,讓他想到日本的庭園,和庭園中精緻的盆栽。由此畫面的靈感,他純粹將舞蹈當成一種設計,試圖想找出符合當刻音樂,人體最優美的設計。不僅舞作量身打造,服裝設計更是由擁有上百名員工規模的日本知名設計公司「Atelier Yoshino」操刀,將近三十人的設計團隊聯手,繪製一襲獨特暈染、超現代感的服飾,欲獻給觀眾一個「日產進口,台灣出品」的優雅新視界。

肢體極限  經典非凡—楊銘隆的《偶術重現》

曾為「崔莎‧布朗舞團」(Trisha Brown Dance Company)亞洲唯一男舞者的編舞家楊銘隆,2009年初以年近半百之齡喜獲千金,幸福喜悅中,再次將其於2001到2005年間擔任「舞蹈空間」藝術總監時編創的經典作品「東風系列」重新解構,他說:「其實可以再玩得透徹點!」楊銘隆說:如何將原生靈感「布袋戲」的操偶概念有不同的玩法,避免只是表面上好看的肢體動作,讓系列裡的關鍵肢體元素加乘再塑,使中那更趨美學意象,企圖再現極簡、前衛、震撼的肢體語彙。雖然時過7年,舞者也都換過了,和新的舞者共同工作也讓這經典重現的《偶術重現》再現新生命。

《偶術重現》背後的身體技巧,是台灣舞蹈界最驕傲的肢體自省工法,它不再單單舞動東、西思想或古今面向,不再一昧追逐西方現代舞思潮,「重現」—為了讓世界看見台灣自己的經典!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新聞稿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