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芭蕾邂逅柴可夫斯基
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台北室內芭蕾)
1. 台北室內芭蕾復團首作:
1991年由蔣秋娥和邱馨慧所成立的「台北室內芭蕾」一向以高素質的台灣芭蕾舞者為其特色,多次結合美術、音樂、文學、劇場等多元的藝術類別來編創舞作。於1994年起邀請余能盛擔任藝術總監編作了《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60分鐘版、《忘歸魚的死與生》、《非常虛榮》、《失落的影像》⋯⋯等。1998年起,團長蔣秋娥與主要團員謝明宏、張文華、平青毅等人離開台灣,進入歐洲各職業舞團至今,舞團也因此停頓下來,期間,余能盛亦有返台為他團製作一些節目。
近幾年來有感於表演機會對台灣芭蕾舞者成長的重要性,遂於2006年決定,將「台北室內芭蕾」重新復團,期許因為建構此一表演平台,結合國內外優秀舞者,期待彙整台灣芭蕾的資源與生命力,規劃每年固定都可以國內外共同交流,製作呈現芭蕾舞劇作品,保留與發展台灣芭蕾的精髓。
2. 《當芭蕾邂逅柴可夫斯基》創作特色
在舞蹈歷史上,早先的偉大芭蕾,總是直接受助於偉大的作曲家而使得芭蕾與音樂互相輝映,例如,19世紀偉大的編舞家倍帝巴(Marius Petipa)所編作的經典芭蕾《睡美人》之所以能長久留傳下來,不僅是它的舞蹈,更因為它的音樂!Petipa在蘇俄帝國劇院的半個世紀裡,曾編作超過60齣舞劇,但僅有一些現今仍在演出,這並不是因為舞蹈本身不好,而是它們的音樂不夠好去啟發舞蹈的新境界,觀眾希望忘掉壞的音樂,因此舞蹈也跟著被遺忘了。
自從Petipa死後,古典芭蕾起了很大的變化,尤其在20世紀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所編作的許多新芭蕾,將古典芭蕾發展到另一高峰。其實舞蹈的字彙是一樣的,但我們現在加入了很多新的字彙、樂章,今天的古典舞蹈是更複雜、更困難和更苛求的,尤其21世紀的今天,不僅在舞蹈動作技術上有更高的發展,加上整個劇場技術的提昇,使得新編作的古典芭蕾表演形式起了很大的改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但若將主題再抽回到舞蹈和音樂的本質與關係上,誠如大家所熟知的柴可夫斯基知名三大芭蕾舞劇音樂《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鉗》,音樂是為舞劇故事而寫,華麗而流暢,使得此三大舞劇成為經典芭蕾的範本,音樂之功不可沒!
在21世紀的今天,除了重演經典舞碼外,在有限的「特別為舞蹈而寫的音樂」外,芭蕾是不是有可另闢途徑的可能呢?
其實很多音樂,不管是不是有標題,不同的人傾聽,感受均不一樣,很多人一定有同感,欣賞一個沒有故事主題的樂曲,比欣賞一個有故事的樂曲,更能享受那無界限的暇想與感受。
就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而言,除了三大芭蕾舞劇外,他尚有很多音樂可供舞蹈創作使用,這也為新古典芭蕾的發展,除了動作技術本身外,因為音樂的無限制而開拓了很寬廣的空間!
此次選擇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小夜曲》和《第四交響曲》三支知名音樂來編作,除了編舞家余能盛對柴氏音樂的喜好外,最主要的是音樂給予他無限的幻想,促使他想用肢體將那種特殊的感覺在舞台上表現出來。
曾有樂評家這樣寫著:「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是旋律和舞蹈性格的綜合,如果有這種可能的看法,那麼線條的旋律,明顯的節奏,加上戲劇性的要求,構成柴氏的音樂內容⋯⋯」。編舞者倒是相當同意此種看法,柴氏一生創作相當豐富的音樂,因為他本身的個性,在他音樂中,經常蕩漾著深深的哀愁與浪漫,更將斯拉夫民族的特性潛藏其中。除了一些有標題的音樂外,很多沒有故事主題的音樂,若用在舞蹈上,肢體和音符的對話將有著很大的想像空間,尤其他的樂風依然深受古典與浪漫派音樂創作手法的影響,因此在肢體上除保留原有古典芭蕾華麗優美的線條動作技術外,因為與無主題限制的音樂對話,可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加上現今21世紀人的思維不同,科技的發展快速,都為新古典芭蕾表演與發展開創一條很寬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