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詞出發:生產、理解、並置與對話

劉純良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次「從動詞出發:生產、理解、並置與對話」計劃,由於牽涉了對製作的「生產」面向與場館規模等相關市場面向的思考,在選擇的評論對象上,相當刻意地擴張了演出的光譜,包含了藝術節(Scenofest、台北藝術節……)、場域特定、移動式演出、美術館演出(例如 《不見》、《恥的子彈》、《遙感城市》、《重考時光》、《悲劇景觀》……),小數量觀眾演出(例如《旅程》,每場兩人)、不同城市(台北、高雄……)、小社群取向的實驗性演出(例如《2017的我》)。大致而言,實驗劇場或中型劇場的觀眾規模是這次評論觀察的主要對象,不同場館的差異也是觀察的考量之一(例如納豆劇場與實驗劇場就生產上的規模或影響就不會相同)。

就整體效益而言,有幾個影響,小規模製作的作品,相對的閱讀人數較少(從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作為評估標準),但相對的,創作者主動回應作品或私下再進行討論的機率則相對提高,例如頑劇場的《她們》,就是其中一個私下再聯絡並約定時間討論作品的劇團。相對的,大規模製作的作品,除了閱讀人數高以外,隨著製作生產脈絡的差異,引發的討論與想法也不一樣,例如2017年的《不見》,因為牽涉到公共空間的使用,與在地表演者的關係……,也引發了不少討論。或許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是針對「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簡稱WSD)2017的整體觀察評論,無論是評論台的點閱率,或後續在社群媒體(例如臉書)都引發了不少討論。而這也是這個專案的企圖之一,從對生產面的理解開始,是否能夠真正與作品以及觀者對話,從這個角度而言,專案的企圖確實有收到一定成效。

綜合檢討之,此次較為遺憾的是,書寫外縣市的評論相對少許多,儘管確實有觀賞不少外縣市作品,但最後在寫稿的時間規劃與策略上,最終有所取捨。但就追蹤小型製作的企圖上,則可以說有相當明確的成效。如能持續同樣的評論策略,或許以三年為光譜,更能讓不同縣市的作品都進入並置與理解的範疇中。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