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哈致敬 協奏曲之夜
本著對德國鋼琴經典作品的熱情,以及對臺灣年輕音樂家的愛才惜才之情,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與知名鋼琴家葉綠娜、魏樂富共同策劃了跨度數年的「3B全本系列音樂會」,演繹奠定德國音樂史重要基石的3B作曲家——巴赫(J. S. Bach)、貝多芬(L. V. Beethoven)、布拉姆斯(J. Brahms)——的完整鍵盤作品。從2014年「貝多芬35首鋼琴奏鳴曲全集系列音樂會」、2017年「布拉姆斯逝世120周年紀念系列音樂會」到去年夏天規模最大的「向巴赫致敬—鋼琴全本作品系列音樂會」,累積演出25場次、200多首鍵盤作品。不僅帶領參與其中的年輕演奏家身體力行認識作曲家的全貌,更為台灣的觀眾完整介紹3B鋼琴作品,獲得熱烈迴響。
今年2020年8月上演的「向巴赫致敬 - 鋼琴協奏曲之夜」選擇以巴赫最顯赫的成就之一「鍵盤協奏曲」,作為系列音樂會的圓滿終章。在西洋古典音樂史上,鍵盤樂器最初多擔任持續低音(basso continuo)的角色,巴赫是首位擢升大鍵琴為協奏曲中獨奏樂器的作曲家,寫了15首大鍵琴相關協奏曲,鍵盤樂器家族自此翻身成為主角,成為鋼琴協奏曲的濫觴。「向巴赫致敬 - 鋼琴協奏曲之夜」由培育人才無數的指揮廖嘉弘率領17位臺灣獲獎菁英鋼琴家、3位獲國內外獎項的青年長笛家、2位獲國內大賽特優的小提琴家及台北世紀演奏家室內樂團共襄盛舉,邀您一同追本溯源,回到鍵盤協奏曲的起點。
演出曲目
- J.S Bach《D小調第一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2
- J.S Bach《E大調第二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3
- J.S Bach《D大調第三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4
- J.S Bach《A大調第四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5
- J.S Bach《F小調第五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6
- J.S Bach《F大調第六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7
- J.S Bach《G小調第七號鍵盤協奏曲》,BWV 1058
- J.S Bach《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WV 1050
- J.S Bach《C大調二鍵盤協奏曲》,BWV 1061
- J.S Bach《C小調二鍵盤協奏曲》,BWV 1062
- J.S Bach《協奏曲》為長笛、小提琴及鍵盤,BWV 1044
- J.S Bach《D小調三鍵盤協奏曲》,BWV 1063
- J.S Bach《A小調四鍵盤協奏曲》,BWV 1065
藝之美有限公司
2010/10/22
許樊曼儂
「新象」(New Aspect)這兩個字,在國際上是一個鮮明的符號,在台灣的社會中是一股鮮活的文化力量,其背後更是蘊含著超過三分之一世紀所累積的豐厚而多元多面的社會價值及人文意義。
新象一九七八年成立之初以「活動推展中心」為名,其原始構想是將所有因人文及自然而產生的活動皆涵括在內,其中尤以藝術及運動為主軸。然而,三十多年前藝術活動在當時的環境中較不具爭議性,限制和阻力較少,因此,藝術活動的策劃、製作及推展便成為新象的推展主項。
新象所累積的紀錄斐然,自從一九七八年九月舉辦「法國電子音樂家艾洛瓦示範會」,及同年四月中旬即開始策劃,並於十一月舉行的第一個活動「第四屆亞洲音樂新環境」以來,在過去的三十多個年頭裡,總計舉辦超過10,000場次的活動(含新象藝術中心四年內逾2,000場次的活動以及36次各類藝術節),參與的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而共襄盛舉的藝術家也逾兩萬人,在國際上已達成與101國來往,從種族區分更超過200種族以上;在台灣作世界首演的活動至少100場,樂曲在台灣首演的更是不勝枚舉。這些活動的舉辦不但促成了豐厚的實質文化交流(輸入及輸出)成果,提昇了國內文化藝術,同時在提昇華人藝術家的國際地位以及保存發揚民族傳統方面,都有相當的貢獻。
在這四十年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有許多對當時的社會風氣、潮流、藝術環境、政府法令、群眾觀念、生活素質、國際視野等,都產生了極重要的影響和改變,這使得新象在文化藝術界及整體社會環境上成為開風氣之先、匯集菁英的一種象徵。新象所製作或舉辦的節目,「新象」在群眾的印象中同時也代表著「國際表演趨勢的領導者」。
2018-2019重要活動
- 2019/7/28-8/21 向巴赫致敬系列音樂會
- 2019/06/04 吉爾特伯格鋼琴演奏會
- 2018/07/01 奧登薩默單簧管三重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