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

王郁媜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王郁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資助的研究計畫「轉變博物館館藏:重新想像藝術、國族和文化遺產」,由倫敦藝術大學去殖民藝術研究所主辦,並與倫敦藝術大學創意計算學院和泰特美術館協辦,為期15個月的藝術進駐,研究利物浦沃克美術館、曼徹斯特藝術館、伯明翰博物館和藝術畫廊以及泰德不列顛的典藏。以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方式重審藝術史、博物館學研究,運用A.I.機器學習技術,探索博物館典藏究竟如何代表國家、廣大多元人民的身分認同,如何為那些被邊緣化的族群發聲,進而開啟去殖民化相關議題討論的可能。這個計劃的成果包括在泰特現代藝術館發表的大型多媒體裝置、 訪談影片、專刊、新錄像作品拍攝 ,為下一階段利物浦、曼徹斯特、伯明翰展覽籌備。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報告表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王郁媜

作品紀錄
  • 2024/10

    「我們如何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泰特現代藝術館,倫敦,英國

  • 2023/12

    「朝上」,繪畫雙年展,會客室藝術中心,倫敦,英國

  • 2023/11

    「海上森林:台灣紅樹林 (粗剪版)」,展覽「變遷之書」,2023,本事藝術,台北

  • 2022/10

    「未曾來過」,國美館與南特藝術中心合辦「暴風之眼」,南特藝術中心,法國

  • 2020/11

    「未曾來過」,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立方計劃空間共同策劃「液態之愛」,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 2020/03

    「目前無法證明,但我們知道它的存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 2019/06

    There‘s more to it than meets the eye, 倫敦科學館,倫敦,英國

  • 2018/11

    We aren't able to prove that just yet, but we know it's out there,FACT(創意藝術與科技基金會),利物浦,英國

  • 2018/09

    「開啓運河歷史」,大聯盟藝術空間,伯明罕,英國

  • 2018/05

    「辦桌」,當代藝術中心,巴統,喬治亞

得獎紀錄
  • 2018/03

    國際衝撞大獎(Collide International Awards)榮譽提名,歐洲核子研究組織藝術(Arts at CERN, Geneva)創意藝術與科技基金會(FACT, Liverpool)

  • 2017/07

    文化部,藝術進駐,台灣

  • 2017/06

    英格蘭藝術協會,藝術獎助金,英國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4/10

    「博物館 X 機器 X 我」,泰特現代藝術館,倫敦,英國

  • 2024/05
    ~
    2024/07

    「繪畫雙年展」,會客室藝術中心,倫敦,英國

  • 2023/11
    ~
    2024/01

    「變遷之書」,本事藝術,台北

  • 2022/10
    ~
    2023/01

    「暴風之眼」, 南特當代藝術中心,法國 (國美館協辦)(委託製作)

  • 2022/02
    ~
    2022/04

    個展 「迴」,丹能藝術館、圖書館暨博物館,唐卡斯特,英國(委託製作)

  • 2021/09
    ~
    2021/12

    「我的小孩也做得出來」,霍爾本博物館,巴斯,英國(委託製作)

  • 2020/11
    ~
    2021/01

    「液態之愛」,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立方計劃空間共同策劃,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委託製作)

  • 2020/07
    ~
    2020/12

    「 無形」,都柏林科學藝術館 (Science Gallery Dublin),都柏林,愛爾蘭(委託製作)

  • 2020/03
    ~
    2020/05

    「對稱性破缺-超科學‧藝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 2020/03
    ~
    2020/08

    「量子:尋找不可見的」,數位藝術與科技中心(iMAL,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 and Technology),布魯塞爾,比利時(委託製作)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