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書

陳柏言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樊綽《蠻書》是一本在安南交趾城破之日,家屬幾乎完全亡故獨留自己一人,所寫下來的一部「劫餘之書」。值得注意的是,在樊綽寫作此書的時代,雲南早已被南詔完全的占領,樊綽從未去過雲南。他只能從前人留下來的檔案資料,去建構一幅想像中的雲南圖像。在其記述的城鎮,山川,水文,乃至於地方的文化遺址與古蹟,在在覆蓋著一層追悼往日帝國的目光。

這一本書,開啟了我(陳柏言)對「南方」鄉土的另一種想像。

「南方」,是我的故鄉,也是我的小說,一再關心的所在。位處台灣南方的港鎮,以及遠在唐代的「蠻」,似乎可以做一番對話。我想要暫且抽離我所站立的港鎮,而把目光放遠,放到雲南,放到唐代,放進歷史與世界的變化之中,去重新審視我所認定的「鄉土」。

我想起了陳淑瑤《流水帳》所記的澎湖,或者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那靜謐如畫卷,緩緩移動的時間之流。想起莫言《紅高粱家族》,想起賈平凹《秦腔》,想起李銳的《太平風物》。想起了韓少功《馬橋辭典》,通過馬橋當地詞條的潑灑羅列,點狀構設出一個地方,甚至是一整個時代,一整個中國的樣貌。《馬橋辭典》的第二個條目,就是「蠻子」,他寫:「我在馬橋的時候,隨便踩一腳,都踩到漢代以前去了,腳下吱吱吱不知要踩掉多少文物珍品……」。

最後,我想起了馬奎斯的「馬康多」,《百年孤寂》裡,那個被憑空建構最終又被風暴吞沒的小鎮。前陣子,我讀到馬奎斯的傳記《活著為了講述》,才明白所謂「馬康多」,是馬奎斯跟隨母親回家賣房子時,所經過的一座香蕉園的名字。他把現實的風土材料,重建成文字裡的「馬康多」。

這些,不就是當代的風土記嗎?

於是我便構想了這一部小說《蠻書》。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