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覽計畫書|行人股份有限公司|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未有燭而後至」攝影展特色及影響

引述《禮記-少儀》,相應少年時代獨特的心境

未有燭而後至,引自《禮記-少儀》。少年執燭立於暗夜,他尚未成為迎納賓客的主人,只是延遲的倫理關係見證者。他等待未知的陌生賓客,為遲到的赴宴者引路,他指明位置,但卻不能名。夜宴的主人向遲到的賓客介紹已在座者,少年默然傾聽等待賓客入座,重複等待、重複引路,此即「少儀」——少年的成長儀式——禮與倫理關係的學習和實踐。此間所謂「倫理」者,絕非觀念先行的道德律令,它不以「名相」奪命相,而是具體於賓主之間的往來互應。此次展出照片,來自陳傳興先生1973至1978年間在臺灣的遊走與觀望。這一系列影像之發生,在於拍攝者少年時代獨特的心境,雖然遊走之地帶離家未遠,但觀望之定格卻處「方外」。

70年代的台灣美學政體與文化展現

相隔四十年,藝術家陳傳興的攝影作品展不是對過去回顧、不是批判歷史,也不是創作;而是一個身在七十年代的台灣美學政體與現實文化的展現;1973-1978年間的台灣觀望,已凝結成底片,這並非僅是作品的美學觀點,而是回返台灣文化的深度空間。彼時的臺灣—蘆洲、臺北車站、淡水、艋胛,往昔的地點和人物已暗若幽靈,四十年來,它們和陳傳興先生所引之未名物事者一起隱匿暗處,膠片如同臍帶,與現實相系,但卻從未顯影;而等待的時光,也使當日身處影像之後的少年攝影者/觀望者,轉作今日的祈請人/等待者。

超越攝影之外,理解台灣島嶼的「當下之相」

藝術家陳傳興四十年前的影像,是一種映射,來重新梳理特殊歷史影像於島嶼當下的意義。「在島嶼」是一種地理現實,也是某種歷史殘留之境。以此作為影像切入社會現實的介面,形成新的公共場域和生產關係的討論,透過在北京的展現,讓臺灣、北京雙邊針對相同影像進行不同論述的探討,以及超越攝影之外的藝文交流展現。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活動紀錄
作品明細表
新聞稿
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報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