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

饒愛琴

  • 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饒愛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饒愛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饒愛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饒愛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饒愛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從西北到東南,金樽與七里溪  -採土野燒行動與空心花磚製作計畫|饒愛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次創作計畫將以「就地生活」與「現地採土」為方法,透過創作者饒愛琴的「搭帳篷」行動模式,回返東海岸藝術社群「意識部落」於2002年金樽海灘集體進駐的生活現場,以及金樽海灘近郊的「七里溪」沿岸,進行現地採土、現地野燒,並以此進行一種以土為方法的環境測量方式。這些被採集起來的土壤,在練土、塑造與燒製的過程中,與現地生活過程中所累積的環境感知交互融匯,轉化出此地之土的其他形象。同時也述說出一位原生於島嶼西北端(桃園龍潭)的客籍女性創作者,如何在野地中就地生活,如何在行動與勞動之間,將自己種在島嶼東南端的土地內裡,並堆疊積累出內在的移動紋理與遷徙敘事。

在2022年的重返金樽行動中,除了沙灘之外,饒愛琴進一步發展出另一種與環境產生交織的行動,在重溯金樽海灘近郊的七里溪過程中,以其製陶經驗為介面,透過踏查、採土等行動方式,進行七里溪流域周遭的土質探查。與此同時,並透過金樽沙灘現地的漂流木、七里溪沿岸的鵝卵石,就地組裝可進行練土與造型捏塑之臨時工作場域。在臨時組裝的行動性與就地發展出的機能性中,饒愛琴重複實踐其「野地裡的身體」行動與概念。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饒愛琴

英文姓名

Rao,Ai-Chin

作品紀錄
  • 2022/1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藝術作品《時間的圓》

  • 2021/07

    南迴藝術節公共藝術作品《陸發岸Ruvuwa’an 發芽》

  • 2021/06

    臺東轉運站公共藝術作品《夢中樹》

  • 2021/03

    台東文創園區公共藝術作品《旅人的眼睛》

  • 2019/12

    屏東後壁湖作品《海風吹來之大小尖山的對話》

  • 2018/07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島群之間」聯展 作品《艷陽下的綻放》

  • 2011/12

    臺東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作品《千根榕的祕密》

  • 2007

    自然.存在.消失

  • 2007

    有酒醉美

得獎紀錄
  • 2005

    國藝會94年度第2期美術類展覽項補助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2/06
    ~
    2022/09

    臺東美術館「愛與希望」聯展展出作品《不得不再見、雨淚》

  • 2021/05
    ~
    2021/09

    「偏挺×要塞一致爐主俊賢」展出作品《年輪.樹豆》

  • 2019/08
    ~
    2019/09

    日本Kanazawa金澤駐村展出作品《新舊連線進行式》

  • 2018/09
    ~
    2018/10

    花東原創生活節「原味發酵」聯展展出作品《斜對角的醖釀》

  • 2018/09
    ~
    2019/02

    臺灣雙年展「野根莖」聯展展出作品《東海岸.佑》(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 2018/02
    ~
    2018/03

    「還原—土地之歌」聯展展出作品《標記.放線》(台灣,台北當代藝術館)

  • 2017/07
    ~
    2017/10

    溼地藝術節作品《網洞捕獲》(台灣,花蓮石梯坪)

  • 2016/04
    ~
    2016/07

    高雄市立美術館「都蘭印象」聯展

  • 2013/01
    ~
    2013/02

    上海雙年展特別計畫—花東海岸當代藝術聯展作品 島盆系列《台灣好不好/大家》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