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逝去的時光...在前往所多瑪的途中》(The Lost Time...On the Way to Sodom) 為長笛、豎笛、鋼琴、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

黃祈諺

  • 《那逝去的時光...在前往所多瑪的途中》(The Lost Time...On the Way to Sodom) 為長笛、豎笛、鋼琴、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黃祈諺|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那逝去的時光...在前往所多瑪的途中》(The Lost Time...On the Way to Sodom)受到作家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中冊〈所多瑪與蛾摩拉〉的啟發,試圖將文章中的「雙城」概念,以及當中某些人物在雙城間「嫁接」的關係,轉化為整個作品的結構以及時間流逝的構造。

面對如此複雜、龐大的鉅作,筆者僅以個人閱讀的感受作為根本,試圖創造不同於以往創作的構句方式以及時間的安排,讓整個樂曲具「二元」(雙城)的概念,同時有「統一」及不同時間或是「記憶」並置的錯覺感。

另一個此曲的靈感,來自筆者近年感受到祖父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在生活中逐漸失去記憶,甚至有喪失認知能力的感受。在這首作品中除了記憶是一個我想著墨的想法外,「遺忘的過程」同樣是我想捕捉的感受。

顯示完整資訊
曲譜首頁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黃祈諺

Name

Chi-Yen Huang

作品紀錄
  • 2023/06

    《帕涅洛佩》(Penelope)為純電聲

  • 2022/11

    《記憶痕跡》為薩克斯風、電聲、影像

  • 2022/07

    《折射》為綜合打擊樂獨奏

  • 2021/12

    《Netti Netti》為大型室內樂團與電子聲響

  • 2021/11

    《氵(米立)皮》為管弦樂團

  • 2021/06

    《蒼t_Tai台X啦》(Tsāng t_Tai(tAI)XLaa) 為長笛、打擊樂、電子聲響與影像

  • 2021/01

    《...towards Bisosilin》為長笛、大提琴與鋼琴

  • 2020/06

    《SoHam》為弦樂四重奏

  • 2019/12

    《雨的進程》(The Process of Rain)為女高音、中提琴與鋼琴

得獎紀錄
  • 2023/12

    國際泰國作曲機構(ICIT)音樂節

  • 2023/11

    盧森堡作曲音樂營

  • 2023/08

    捌號會所TMS Showcase團隊/音樂家

  • 2023/06

    入選義大利mdi新音樂週(mdi Ensemble Newmusic week 2023)

  • 2022/07

    2023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徵曲

  • 2022/04

    獲選為臺灣文化實驗場《聲鬥陣》進駐藝術家

  • 2022/03

    2022紐約電子音樂節入選作品

  • 2021/10

    2021 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徵曲

  • 2021/04

    獲選110學年度馬水龍獎學金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2/11

    《記憶痕跡》為薩克斯風、電聲與影像

  • 2022/04

    《SoHam》於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演出,假國家演奏廳

  • 2021/12

    《Netti Netti》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演出

  • 2021/12

    《SoHam》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演出

  • 2021/12

    《...towards Bisosilin》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演出

  • 2021/11

    《氵(米立)皮》由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與國家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首演

  • 2021/11

    《蒼t_Tai台X啦》(Tsāng t_Tai(tAI)XLaa) 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廳演出

  • 2021/11

    《蒼t_Tai台X啦》(Tsāng t_Tai(tAI)XLaa) 於C-Lab臺灣聲響音樂節演出

  • 2021/01

    《...towards Bisosilin》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