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戀瑠公圳

曾心儀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愛戀瑠公圳》全書共有七萬餘字,以二十五篇章節,描述瑠公圳自清朝以來,跨越兩百七十年對灌溉大台北地區的歷史意義,以及在古蹟文化上的價值。作者(曾心儀)花費一年時間,採訪、探尋、親臨瑠公圳僅剩的幾處露天渠道和遺址,收集史料、珍貴的老照片,古今對照,描述瑠公圳在兩百七十年間的變遷及渠道所經之處的人文景觀。照片包括彩色與黑白,共有七十二張,收錄成本書的圖片輯。

一般人談到瑠公圳,就會懷念台灣大學門外、新生南路未被蓋成大馬路以前,瑠公圳的流水,圳道兩岸沿途種植綠柳和色彩豔麗的杜鵑花。瑠公圳填平變成大馬路以後,美景不再,人們讚嘆之餘,不禁興起:「打開溝蓋,讓瑠公圳重見天日」的議論。媒體每報導一處瑠公圳露天渠道被發現,立刻引起一片復育瑠公圳、保護文化古蹟之聲。其中尤以新店碧潭瑠公圳圳頭景觀再造、台大瑠公圳風華再現、社子島渠道維護及綠美化成祕密花園、溫州街大學里瑠公圳支流遺址…等最受到重視。社子島渠道雖然不屬於瑠公圳的範圍,但它被劃入「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事業範圍,經過照顧、整修,彷彿瑠公圳再生。這幾處「小而美」的瑠公圳,令人驚豔,正也說明了,只要肯做,「瑠公圳重見天日」是有可能的。然而,我們也不能忽略,時代的變遷使得曾經灌溉大台北地區的瑠公圳,大部分變為建地或大馬路等公共用地──這正是瑠公圳對大台北地區的影響力所在,從早期促進農田水利興盛、農作物豐收,到為後來演變成繁榮的工商業奠定基礎。

作者小學唸位在新生南路、和平東路交叉口的龍安國民小學,每天上學都看到瑠公圳流水、綠柳和杜鵑花美景,可以說伴著瑠公圳成長,像許多人一樣;瑠公圳已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作者比很多人幸運,因著得到國藝會「文學創作」類補助,可以有充裕的時間、空間,浪漫地遨遊於瑠公圳古蹟文化之旅。這趟知性之旅,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驚嘆連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在新店碧潭風景區一處少為人知的瑠公圳遺址「石硿」;「石硿」是古早時郭錫瑠發明的輸水渠道,它在開天宮地下八層樓之深,完全用人工鑿穿山岩。新北市政府早已將「石硿」列為古蹟,遺憾的是缺乏後續措施,使得「石硿」還寂寞地埋藏地底下,鐵門深鎖之後。

人們在談論瑠公圳時,把它形容「死了」,或是變成垃圾堆積的「臭水溝」。其實,瑠公圳彷彿一個人全身的血管,主幹、支幹遍佈大台北地區;它從新店溪碧潭取水口,流經景美、公館,將水輸送到大台北──即使已失去灌溉功能,亦因變為建地而富資產,仍然繼續發揚郭錫瑠服務社會的精神,運用公益基金會的方式造福社會大眾。《愛戀瑠公圳》這本書詳盡描述瑠公圳的千變幻化,希望能拋磚引玉,大家共襄盛舉,一起來珍愛瑠公圳古蹟文化!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曾心儀《愛戀瑠公圳》 作品目錄

  珍愛瑠公圳古蹟文化  3

(1)知性之旅  4

(2)瑠公開圳270週年紀念活動,社子島頭公園嘉年華會  9

(3)瑠公圳創建者──郭錫瑠,與瑠公農田水利會,和社子工作站  11

(4)二十萬年前,台北盆地是個湖,如何演變到今天成為大都會?  13

(5)郭錫瑠、郭元芬父子巧思建堤開圳  14

(6)碧潭瑠公圳圳頭景點  15

(7)新店市文史館、明德路瑠公圳紅橋流水  17

(8)碧潭開天宮、石硿  21

(9)台大瑠公圳風華再現  23

(10)簡余晏與台北市府人員,搭乘橡皮艇進入瑠公圳  27

(11)社子工作站  28

(12)認識「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以99年(2010年)11月重要會務工作為例  33

(13)瑠公圳沿岸的水上人家  36

(14)臺一牛奶大王、紫藤廬、龍安國小  39

(15)台大意識報聲援瑠公圳水上人家  43

(16)新店溪旁的阿美族溪洲部落  46

(17)溫州街45巷瑠公圳遺址  50

(18)瑠公圳開圳滄桑  57

(19)瑠公圳建設之變遷  60

(20)屬於瑠公圳的房產  64

(21)瑠公圳從私有到公有的變革  66

(22)瑠公水利組合時期及演變   69

(23)「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協會」至「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  73

(24)擴大社會服務,發揚瑠公精神   77

(25)捐款成立各種基金會等公益團體   81

後記  瑠公圳千變幻化  85

圖片輯  86~125

顯示完整資訊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