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台灣舞蹈輿圖探尋Ⅱ─舞評方法之反思與擴延

樊香君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舞蹈評論在台灣的發展向來較各種藝術評論弱勢,就大環境來看,此與現當代舞蹈的歷史進程與生態發展不無關係,評論依附作品產生,早期作品與表演團體相對現在為少,沒有作品,便難有評論。由衷感謝國藝會這兩年在此挹注資源,就最實際的狀況而言,此專案的確有助評論者專心書寫,培養評論視野,也讓國內舞蹈作品在另一種紀錄─「評論」上,有了更多的累積以延伸作品討論空間。

兩年下來的評論經驗、以及因為評論而延伸的各類訪談、文章書寫的機會,例如表演藝術雜誌、澳門藝術節、藝術收藏+設計雜誌、國藝會Fly Global等媒體的邀稿等等,就梳理與建立自我對於台灣當代舞蹈的思索體系而言,實有莫大助益。於是,在今年的計劃中,依著計劃重點「舞評方法的反思與擴延」,在實際書寫上便產生了兩種方向。其一,作為開發視覺以外的其他感官,如觸覺、嗅覺、甚至味覺進入作品的書寫可能。其二,除了第一層進入作品的方法以外,我在第二年計畫中,試圖開展評論主體性,而不只依附作品產生,期望能建構具備歷史意識的脈絡化思考,在此方法下,作品將不只獨立存在於當下時空,藉由評論者將作品與舞蹈史、藝術史、甚至公共議題之討論相互牽引、具體化,甚至開展出另一討論空間,以發展討論議題之脈絡與省思,於是發展出了「找身體」系列,目前已累積書寫三篇,分別為:

1.〈找身體I:不存在的舞者與素人〉評劉冠詳《野外》

2.〈找身體II:不只尋找『台灣人身體』的『台灣人身體們』〉評余彥芳《默默計畫Work-in ProgressII》、林宜瑾《泥土的故事》

3.〈找身體III:錦鯉錦鯉,何處游?〉評雲二《十三聲》

此三部作品雖看似不同切入點,卻均以身體作為實驗媒介,編舞家均耕耘許久,其中累積的研究份量,足以形成具歷史意識與公共議題的討論。甚至,新生代藝術家如余彥芳的「默默計畫」已難用作品看待,幾乎是一種行動、一種生活、而產生出的創作部署,而這些即有待評論者加以爬梳且提出評論可開展之思考空間。

透過描述,讓評論作為創作的一種記錄可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但如何讓作品與論述機制同時抵達思想該有的深度,於是評論將不只作為片段的、新聞式的存在,則是評論人該持續耕耘與思考的。更望在第三年計畫中,「舞蹈、身體、歷史:主體性的螺旋前進與迴返」持續關注當代台灣舞蹈特殊的「找身體」現象外,此外,亦陸續開展其他主題。目前醞釀中的主題如,透過媒介反思現代性問題(不拘國內外創作)、大眾文化與劇場藝術的愛恨情仇(聚焦於舞蹈領域)等。

進入評論書寫的第二年,相當感謝一路上有評論前輩或創作朋友的提點與指教,讓我得以有諸多交流,不致閉門造車、瞎子摸象,得以在思考與書寫上小有累積,希望在下一期的專案計畫中,我可以就前述的評論方法、倫理位置、議題開展等項目進行更多的實驗與思考,以期為台灣舞蹈評論書寫留下更多紀錄。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