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台灣舞蹈輿圖探尋與思索

樊香君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舞蹈評論在台灣的發展向來較各種藝術評論弱勢,就大環境來看,此與現當代舞蹈的歷史進程與生態發展不無關係,評論依附作品產生,早期作品與表演團體相對現在為少,沒有作品,便難有評論。衷心感謝國藝會開始在此挹注資源,就最實際的狀況而言,此專案的確有助評論者專心書寫,培養評論視野,也讓國內舞蹈作品在另一種紀錄-「評論」上,有了更多的累積以延伸作品討論空間。

有了開始,在實踐上所遇到的諸多問題與思考是必然。早期舞評由於時間或篇幅限制,多偏向就單一作品的技術層次討論,在方法上採行描述視覺現場進、提出主觀感受,再進行評比式的論述,且不可諱言,就過去舞蹈生態來說,舞評所持有的出發點大部分頌揚多於批評,或僅是描述後加入觀後感,可以理解此出發點在舞蹈生態萌芽時期的必要,不過在舞蹈書寫、方法與研究上便難有累積,尤其,在當代作品可能開拓更多觀看視野的同時,評論該如何跟進,若只是停留在以往的觀看方法,便有可能錯失對話機會。

去年,是評論專案第一屆,也是我開始評論寫作的一年。知道自己以往寫的不多,因此給自己的期許,是在這一年努力觀察、接觸、感受當代舞蹈創作與創作者,藉由書寫累積自己對於台灣舞蹈生態的資料庫,並試圖建立自己的觀看體系與問題意識。於是,寫評的初心是希望先「理解」再進行「評論」。然而,在實際執行中,不免會遇到一些問題,譬如我究竟如何真正理解創作者,想來是根本不可能,我只能在我的位置上理解,因此誤解便有可能,美麗的誤解,大概殺傷力不大,有衝突的誤解,可能就會引起後續「激烈討論」。常常,就在這個試圖理解的念頭上,煞費苦心,自己位置也不停滑動,究竟要站在哪裡?後來逐漸放下執念,就寫我當下的感受吧,但不是觀後感式的流水帳,而是分析感受為何而來,是創作者給出了甚麼樣的感覺團塊衝擊到我,且不限於視覺現場,而是包括場域對整體感官有甚麼樣的召喚與刺激,這便是我處理藝平台當週評論方法。如此試圖藉由書寫中感官方法的暗示,也試圖讓著重於身體為媒介的舞蹈創作者,可以感受到表演不只是視覺而已,觸覺、嗅覺、聽覺、味覺等整個場域的包覆都不停挑逗著觀眾的身體。此外,就舞蹈評論或研究上,也試圖提出除了文本解讀以外更多的感受方式,尤其舞蹈常常是非文本性的,舞蹈的書寫便是值得玩味處。

除了當週評論,我在寫作的後半年也開始投入深度觀點的書寫。在深度觀點中,可以不只聚焦單一作品,更多是現象、生態、議題、美學的分析研究,為舞蹈領域也為自己的研究累積更多思考與書寫,如此累積便進一步反饋至觀看相似創作者、或類似議題作品當下思考的層次與擴展。

評論書寫初期,無論書寫了所謂的好評或負評,如周先生的〈下一波編舞計畫〉、三十創作平台、舞蹈空間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安娜琪舞蹈劇場的〈我們〉,都有創作者親自與我聯繫,有道謝也有討論,多數為年輕創作者,也許對於評論還有期待也希望有討論空間,因此評論在此對於創作者與評論者都算正面的留下影響。唯第一屆評論專案近尾聲時,〈彩虹行走人間〉一文引起創作者的反彈,並留下篇幅不小的回應以「解釋作品」,我便藉此機會將原文中未言明的再次說明清楚,也不失為一次印象深刻的交流。不過,其中也讓我思考了以下問題:創作者於回應中提及,評論者(我)並未與之訪談並就作品提問,便對其作品做主觀評論實為武斷,然而,如同前述在「位置」上的掙扎究竟在創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的距離該如何拿捏來書寫評論?其實我還在實踐中學習與思考著,如何不過度親暱以至於失了理性分析的距離,或者過度疏離而忘記站在創作者的角度感受,如何在文中感性且保有理性,一直是我在拿捏的。

所幸一路上有評論前輩或創作朋友的提點與指教,讓我得以有諸多交流,不致閉門造車、瞎子摸象,得以在思考與書寫上有不小進步,希望在下一期的專案計畫中,我可以就前述的評論方法、倫理位置、議題開展等項目進行更多的實驗與思考,以期為台灣舞蹈評論書寫留下更多紀錄。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