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劇場 - 西遊問佛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民間故事中「西天問佛:問三不問四」的故事類型流傳於臺灣閩南、客家等地。由於傳統故事中僅表現人生現實生活之苦與善心善報等事,我們再次重塑此劇時,便試探著能否賦予此通俗劇中稍較深微的思考,使其不致又流於寓言式的刻板教訓。因此本次創作將不循於原本已有的故事橋段,僅取「問佛」一義,及「問三不問四」格式,重新打造此故事情境及內涵。
內容方面,向《西遊記》致敬,可說是《西遊記》的小小續篇,講述玄奘師徒四人在取經完成後各得封賞,但皆對自己所得酬賞生出疑惑,四人相偕問佛的事件。
首先是豬悟能、沙悟淨原為天界將軍,取經後封為淨壇使者與金身羅漢,二人認為被剝奪實權,只得虛職。孫悟空被封為佛,便自封部下為菩薩,又遭師父否定。最後是玄奘封佛,但自認與佛祖佛佛不相當。於是四人遂組團西去問佛,但依佛祖定制是問三不問四(只可問三個問題)……。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長義閣掌中劇團
立案日期
1945/02/18
負責人
高鳴緯
Email
團體簡介
創團於1945年,傳承四代,致力於在地藝文教育推廣,並於2013年獲選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
本團長期投入布袋戲前後場培育計畫,與南華大學簽訂產學合作,招募民族音樂學系學生學習傳統戲曲後場音樂,透過「以戲養功」的形式,累積後場功底。
長義閣的作品,企圖透過史料耙梳、田野調查,及戲劇詮釋,去建立在地史觀,以「傳統」為劍,劃開框架,透過解構,建立屬於長義閣特有的敘事語言,讓傳統掌中技藝保有傳統元素之餘,亦能持續創新及傳承。
2022-2024年重要活動:
2024年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
- 文化部 推動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補助《來嘉戲口偶聚》
- 文化部 鼓勵表演藝術台語主流化計畫《西遊問佛》
- 文化部 常態補助 偏鄉巡演計畫《戲班子與遠小孩》
- 文化部 庄頭劇場藝日限定 偶沉默了《皆大歡喜》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新作發表計畫《鄒之春神》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接班人-民間戲曲劇藝提升計畫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嘉有廟埕搬戲去《水滸傳之天雄星林沖》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水滸傳之天雄星林沖》傳習計畫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24偶戲劇場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偶戲匯演、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偶戲齊聚
-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X長義閣掌中劇團 2024《掌中有聲》巡演
-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銀髮樂齡學堂 南部地區巡演
- 第二屆嘉義台語季 「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庄頭的戲棚跤-搬演講故事
2023年
- 文化部 常態補助 偏鄉巡演計畫《戲班子與遠小孩》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接班人-外台戲曲演員功底強化計畫
- 國家人權博物館 《鄒之春神》階段性呈現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新春系列-偶,沉默了《皆大歡喜》
- 長義閣新書出版《做戲人的心:長義閣的掌中家書》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全家在藝起2.0活動演出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傑出演藝團隊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兒童藝術節 藝術樂園演出
- 松山文創園區《我,哪吒》晚風演出計畫
- 嘉義市城隍廟 金門浯島城隍祭
- 第一屆嘉義台語季「自頭講起Tsū-thâu kóng khí」
2022年
- 文化部藝Fun線上舞臺計畫2.0、嘉義市演藝團隊跨界媒合補助計畫《我,哪吒》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嘉有廟埕搬戲去《水滸傳之魯提轄仗義》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亞太傳統藝術節《皆大歡喜》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開枝散葉 民間劇場重塑計畫《忠義十九公》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外台戲曲演員功底強化計畫《水滸傳之天雄星林沖》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C類無形文化資產《掌中家書出版計畫》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社區營造點徵選及輔導計畫《掌中傳鄉》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全家在藝起匯演、偶戲風華大匯演《皆大歡喜》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