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觀看-影像詩集』創作計畫

張桂哖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張桂哖「『傾斜觀看—影像詩集』創作計畫」創作歷程自述

2018年六、七月開始香港發生了反送中事件,我(張桂哖)開始著手寫的第一首詩就是關於這個事件和一部電影《山村猶有讀書聲》,結合了電影與事件將其融合在一起,形成自我的觀點,那是我第一首開始寫的詩,但由於想說的話太多了,以致於變成了一首非常非常長的詩作,而且由於我在法國留學的關係,特別使用了法語的字彙,我的臉書網友也有許多法國友人,近年來認識了許多哲學家、思想家和作家,甚至是詩人,包含母語是法語的非洲詩人,我一直在思考將寫作計畫完成後,要將幾件世界發生的大事,如香港,讓法國友人知道。但由於缺乏充裕的時間,我無法翻譯成20首法語(2019年已完成8首),原定計畫是完成了74首影像詩再精選好的作品翻譯成法語,當時已完成90%,且在近年不斷地與法國友人介紹台灣文學家和文化,尤其是性別議題的作家(女同志邱妙津),使他們瞭解台灣同志運動史,進而閱讀她的英語譯本,甚至介紹台灣的跨性別運動,如唐鳳政務官的科技數位成就,但我發現台灣文學鮮少被推薦於法國或歐洲,只是翻譯成英文譯本,許多歐洲各國的朋友們並不全然熟識英語。而當我開始寫作電影戲劇詩《image poem》的時候,剛開始非常順暢,甚至能創作出長詩,有滔滔不絕對於畫面的自我詮釋。但是,因為反送中事件的發生,讓我每天驚恐於香港的恐怖攻擊,甚至影響到了創作情緒,因為長期以來都有在看電影,特別是法國藝術台,但是近年來,有許多我所沒有看過的電影,因此發現花費了許多時間找到有感覺的戲劇電影,但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是藝術價值高的,或甚至是可以與我所學所經歷的產生共鳴,於是耗費了許多甚至大量的時間看電影,卻對這些電影沒有感覺和寫作情緒,這些近年來通俗的國產片和好萊塢片,使我覺得不知所云,而且運用大量的特效,與我自身對於早期的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導演作品和歐洲早期的古典藝術片或得獎作品有藝術層次上的巨大差異,對於在挑選直覺讓我有寫作想法的電影皆屬於我本身收藏的電影,少數是在電影頻道找到的作品,由於自身的寫作要求甚高,許多詩作仍需再加琢磨,也就是創作作品,尤其是需要深刻反思影像和電影帶給人的意義,必須要更多的時間和精確的語言,在這些電影裡,我幾乎書寫的都是長詩,與所提計畫的字數上相對來說較高。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張桂哖

英文姓名

Chang Kue-nian

筆名/別名

子虙

作品紀錄
  • 2016

    《愛的辯證》劇本集作者/法文翻譯/校稿

  • 2014

    《女同志漫遊者—漫遊在法國與台灣之間》紀錄片編導

  • 2011

    《吉光片羽》劇情短片編導

  • 2011

    《或認得或馴服》詩集出版者

  • 2010

    《永恆的月之亮面》放映暨座談會

  • 2010

    《三角地帶》舞台劇編導

  • 2009

    《眾裡尋她Herpoems》舞台劇編導

  • 2008

    《女說女史》舞台劇製作人暨藝術總監

  • 2007

    《十字路口》實驗紀錄片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14

    《女同志漫遊者》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

  • 2011

    《吉光片羽》劇情短片編導

  • 2011

    《或認得或馴服》詩集出版作者

  • 2010

    《永恆的月之亮面》放映暨座談會

  • 2010

    《三角地帶》舞台劇編導

  • 2009

    《眾裡尋她Herpoems》舞台劇編導

  • 2008

    《女說女史》舞台劇製作人暨藝術總監

  • 2007

    《永恆的月之亮面》及《十字路口》放映暨座談會

  • 2007

    《假面》和《愛的預想》舞台劇展演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