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の四季(臺中場)
幕聲合唱團
「唱歌の四季」聽起來真美,但四季之歌,是誰在唱?為誰而唱?
2018年,幕聲合唱團5月份完成國家音樂廳全場音樂會「美麗的相遇」,委託創作《紅樓夢:柳絮詞五首》以女聲表現細膩溫婉的紅樓夢女性角色,深獲大眾好評。8月份,幕聲合唱團受邀至日本東京、長野、廣島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帶來台灣各時期的民謠、歌曲及一系列日本歌曲,當地觀眾盛讚幕聲合唱團精準的咬字及富含感情的詮釋,紛紛建議幕聲合唱團能夠經常演唱日文曲目,將日本歌曲之美推廣至台灣。幕聲合唱團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精神,特別邀請日本合唱比賽常勝軍,亦於東京藝術大學及都留文科大學教授合唱課程的著名指揮——清水雅彥老師於2019年的音樂會擔任半場客席指揮,將日本合唱藝術之美,帶來幕聲。
清水雅彥老師以美聲唱法的方式指導合唱團,與幕聲合唱團聲音處理原則相符;熱愛教學的清水老師,認為幕聲合唱團聲音甜美並富有情感,規劃〈日本聖樂〉、〈日本童謠〉及〈20世紀初期日文歌曲〉為三大演唱主軸;其中特別選擇了日本作曲家信長貴富 《七首沖繩孩子的歌》及三善晃《唱歌の四季》兩組極富親和力曲目:旋律優美並富有表現力、聲音色彩豐富,非常適合大人帶著小孩一同欣賞。藉由此次合作,由日籍指揮親自指導詮釋等屬於自己家鄉的曲目,除了在咬字、語韻給予更正確的觀念外,亦能夠將優雅的日本文化、日本之美帶來台灣。
回應此設計,幕聲合唱團也規劃「台灣聖樂」、「台灣童謠」及「台灣民謠」,以新舊交融,作時代上的呼應。其中「台灣聖樂」以蕭泰然、金希文、鄧靜然三位作曲家,展現三首不同時代的台灣心靈詩篇;「台灣童謠」為全新委託創作,特別邀請台灣青年作曲家林明杰,以爸爸的角度,傳承老一代的舊兒歌,以「家庭」、「遊戲」、「動物」為主題,譜寫新一代的新兒歌,希望所有大小觀眾來到音樂會裡,一聽就學會了唱,並能天天持續的唱。「台灣民謠」展現全新編寫出版的周鑫泉《望春風》,以及趙菁文及林育伶的客語及閩南語新創作。
「唱歌の四季」是屬於所有人的,幕聲為大眾而唱,也希望大眾能一起唱。幕聲合唱團希望透過音樂會,除了推廣台灣、日本音樂之美,推動觀眾欣賞年輕作曲家的新作品,更希望能帶動觀眾跟著一起唱和,日日歌唱、四季歡唱,落實政府推動美感教育向下紮根的最大目的。
幕聲合唱團
2014/09/19
吳念芝
「幕聲合唱團在國際舞台中展現東方文化,溫婉細膩的身段,呈現東方女性柔美氣質」——岩田達宗(東京歌劇團導演) )
「精確掌握時代風格,充分詮釋歌詞意境,聲音相當優美」——桑山博(寶塚國際室內合唱比賽評審)
「舞臺上30位合唱團團員在演唱《春歸何處》這首宋詞時,她們將聲樂技法和京劇唱腔融為一體,令大陸觀眾耳目一新。」——中國新華社
「幕聲」一詞,意為「會幕之聲」,會幕是基督教舊約時代向上帝獻祭之地。幕聲合唱團秉持獻祭的態度與心志,奉獻歌聲,榮耀神,並向世人傳達上帝的愛與恩典。
為提供天賦優異的台灣年輕歌者演出機會,提升個人及團體合唱演唱水準,幕聲合唱團於2006年,由台灣名聲樂家楊艾琳教授創立並擔任團長,並邀請陳麗芬博士擔任指揮。團員多為熱愛歌唱有天份的學生及社會人士,在陳麗芬博士的指導下,數年內便已於國家音樂廳演唱數場音樂會。 幕聲合唱團團員們皆須受嚴謹的美聲訓練,各個聲音圓潤飽滿,演唱技巧優異;除了聲音訓練外,團員亦須接受各國語言發音、咬字、詮釋訓練,以及戲劇、舞蹈訓練。全方位的教育下,造就了幕聲合唱團得以挑戰各種風格的作品的能力。演唱作品範圍相當廣泛,除專研古典聖樂外,也有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樂派等經典女聲合唱作品,及台灣民謠、各國民謠、黑人靈歌、音樂劇等曲目,其中更致力於推廣台灣新銳作曲家的作品。前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音樂總監,現任國立實驗合唱團音樂總監,名指揮家葛洛斯曼女士(Agnes Grossmann)聆聽幕聲合唱團演唱後曾說:幕聲合唱團有著優異的演唱天份,她們會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幕聲合唱團於2010年獲得第六屆世界合唱大賽(The 6th World Choir Games,原奧林匹亞國際合唱比賽)金牌。2012年獲得日本寶塚第28屆國際室內合唱大賽(The 28th Takarazuka International Chamber Chorus)戲劇組及浪漫組金牌。
2014-2019重要活動
- 2019 唱歌の四季—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 2018 美麗的相遇—國家音樂廳
- 2017 淡水河畔的聖誕禮讚—真理大學大禮拜堂
- 2016 就是美聲—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棄兒變寶貝 聖誕音樂會 - 台北市靈光堂
- 2015 春風吻上我的臉:上海銀行行慶音樂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禮堂
- 2015 趙哥哥的音樂教(人聲版動物狂歡節):上海銀行行慶音樂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禮堂
- 2014 臺灣好聲音:李國鼎先生紀念音樂會—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