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

張徐展

  • 《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張徐展|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張徐展|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張徐展|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張徐展|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此次執行的作品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透過各種自身動畫技巧與錄像影像的觀念結合,並在製作拍攝的人偶、場景中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從養分材質上透過生長於紙紮店的生命經驗以及從小幫忙製作,將人偶結合各種紙材,如報紙、亮片、牽粉線等,混合各式各樣才得完成此次的創作。

在作品的調整上《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製作過程時發現可以將將原先的單頻道內容,擴延至三頻道的錄像動畫空間裝置,讓影像不只是在內容上,而是延伸了原本的內容,投射所做好的紙人偶回憶經驗在整個展示空間中,讓整個展示空間都成為一個作品,符合藝術家近期正關注的擴延電影創作脈絡。

『製作過程-場景的初胚』

場景製作的困難,在於場景的材料使用上,底架改裝原先的竹子肢幹,增加更多的鐵線、鋁線作為主要支架,並嘗試各種紙料的方式搭建場景,並保留許多原先報紙的質感。

『骨架的使用-人偶製作的過程』

骨架:影像中的骨架原先使用各種「鐵線」質料,後來嘗試製作了幾隻人偶的範例後,才發現「鋁線」是最具備彈性的材質,但鋁線的粗細材質在台灣取得不易,較少廠商在販售,因此需向大陸專門在訂購定格偶動畫材料的專賣店購買各種粗細的鋁線材料,而且人偶過於小隻在折偶的過程中也須準備各式各樣的夾具工具,才得以將人偶骨架中的細節有較好的塑型方式。

上皮:人偶的表皮亦跟場景一樣最後選用傳統紙紮人偶常使用的報紙當肉身,在人偶完成的部份也刻意保留報紙的質地,讓人偶保留明顯的「紙感」,也透過漿糊具有水份的特性,在黏糊人偶的過程中大量使用推擠的方式黏上,使人偶產生一種強烈的手做感與皺紋,讓他們透過在鏡頭拍攝在影像上產生獨特的紙人偶的皺摺感。

『道具的製作過程-塑膠袋、保鮮膜、假花、鏡面紙、鏡子、設定開關』

在拍攝手稿上有許許多多為了讓場景豐富而擺放的小道具,有些是特地使用報紙重新製作的如「小花、床單」等小紙物,而有些則是沿用家中常見的「假花、假樹」等靈厝使用的道具。

『場景的製作過程側拍』

場景的製作材料,原先使用家裡的紙紮色紙原色,用卷紙筒的方式搭建兩個如洞窟的胃,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效果質感太過單薄,改為選用“報紙”與漿糊,會使用「報紙」的關係是因為在幫忙家裡做紙人的時候,其亮麗外衣下的紙人肉身皆是使用竹子糊上報紙,一團一團建造起來其肉身質地,而報紙可以透過隨著時間乾硬的漿糊塑造各種形體,也可以讓場景有堅硬的效果,不致於在拍攝時期軟化掉。

『拍攝場景的燈光』

在炎熱的天氣會使得已包好粘土紙人偶的黏土皮膚融化,所以在調動動作的時候必須克服粘土皮不連貫的拍攝問題,尤其在夏天時於房間拍攝實在相當炎熱,而拍攝單一鏡頭往往會長達10小時以上的時數,甚至因為獨立拍攝某些困難的鏡頭更須4-5天,所以預定的攝影棚燈也因此必須找到更好的打光方式;後來燈光的使用則找到小時候幫忙做靈厝時被分配的工作「牽燈」,這種「牽燈」其實就像是新媒體的組合電子燈的材料方法之一,將電線用剪線鉗彼此連接小燈泡,在將這些小燈泡用靈厝常用的「小夜燈」裝置,燈罩使燈光產生獨特的紅色光,而多盞局部的燈泡,使得場景拍攝時有更多的層次,而獨特的紅色燈則更像原先預定的「胃」的效果與概念。隨時腐蝕、腐化。

實際拍攝時因為個人的長期製作動畫的經驗,對於人偶的動作調動拿捏恰好順手,人偶的動態影格透過簡單的調製往往皆能得以順利,通常一個鏡頭開始拍攝時都要花將近10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多種細節的畫面,有的鏡頭則是拍一張要動24個步驟左右,因此花了將近快6天的時間才完成,音樂部分則是將小時候哼唱的記憶用人聲重塑,再與專硏樂器的友人編曲。

在機械紙偶的設計上,在創作的過程中發現可以使用感測式燈光開關透過人在空間走動後再啟動,猶如我們常見虛幻的鬼魅影像,當光消失後,影子便消失,幻覺便消失,一切空無的幻象。關於新興糊紙店紙人展篇,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之後受到一些迴響,有些因為作品在空間中投影出來顏色「紅色」的獨特空間視覺效果關係,所以讓人聯想到如施展神祕巫術與魔法的「吉普賽火紅色的帳棚」還有像是「嬰兒初生於的胎盤」、「誕生新生命的女性的身體通道」、以及如神話故事般的「十八層地獄」、看似「小孩子的惡夢」、「在電影中的走獸人偶,彼此看似互相啃食卻又必須互相依附生存的玩樂狀態」等各式各樣出乎原先作品預料想像的有趣回應與評價。

其中更不乏有各種雜誌社關於作品與聯展中的報導,包含《藝外雜誌》、《Art Plus雜誌》、(政大大學報,關於聯展的有《今藝術雜誌》、《藝術家雜誌》與香港雜誌《pm》的細節報導。透過此計畫案首次將原先手繪的動畫延伸至定格偶動畫,以及結合家中的“偶”特性與定格動畫“偶”的特性,有趣的是實驗動畫的“偶”在東歐基本上很多都是從當地的神話故事延伸而來,而碰巧我所執行的“偶動畫”因為家中職業特殊的關係,亦碰觸到了神話故事與人性,兩者的接觸除了讓我自己重新探究人生與身分和定義這個家的同時,也在創作的同時觸及到了更多的面相。

而在執行過程中,這算是首次碰觸到必須用實拍進行創作,真心的感謝國家文藝基金會和評審,讓我這個機會購入家中買不起的機器,以進行創作,在實際進行中,也碰到對機器的熟悉度問題,因而發現拍攝使用的鏡頭十分昂貴,甚至加上棚燈超出原先預算,但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也逐漸熟練這種拍攝手法,進而完成新作品的定格偶動畫,在未來若是能再加強特殊運鏡的定格鏡頭與人偶的刻劃與腳本的撰寫,那就能夠將作品的深度與細緻度推到更佳的狀態了。

最後想分享一下此次申請案對我的創作人生走向是一個重要的開啟,真的非常感謝國藝會的資助,才能讓我有辦法開啟這個已經背負在身上以久的傳承與延續家族技藝的重擔的開端作品,也鼓勵我走出與別人遭遇到相同媒材的困擾與陰霾。

[創作自述]《新興糊紙店 紙人展之房間》、《永恆的愛》

黑松沙士是最清涼的罐頭塔,腳尾飯是最美味的乾糧。

關於人生阿~我是這麼想的啊~人啊,活在世上能做最愛的事才是最幸福的事啊!我擅藉著最愛的動畫擴延影像與電影製作同步錄像裝置,同名作品“紙人展”系列藉以當代動畫中逐格的「可動式骨架技法」,親手將骨架塞入漿糊製的紙偶身軀,如此一來人偶們皆能以其活動式肉身,即奮起在動畫中活動伸骨齊頭歌唱,歌頌吧!這些雲啊!霧啊!一家正凋零於當下社會的百年老店,最後只剩下最豐盛的美麗與哀傷。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還是不如歸去吧,嗚呼哀哉啊~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