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日惹「鼷鹿民間故事傳說」口傳現狀 與 台灣「AT 民間動物故事索引」世界性連結與研究
張徐展
「印尼日惹『鼷鹿民間故事傳說』口傳現狀與台灣『AT民間動物故事索引』世界性連結與研究」計畫研究,起源於2019年受邀印尼日惹的藝術空間Galeri Lorong至印尼做台灣與印尼連結的展覽前導研究,並在駐地研究結束後,將所研究調查的資料進行分析與東亞文化做對照,並為此研究計畫拍攝一件新作,於下半年在關渡美術館和4月於印尼日惹藝術空間Galeri Lorong展出,研究的展覽討論方向聚焦在於如何藉由材料的來由與變化,去理解背後文化流動產生的民族區域劃分的意義,並藉由材料在歷史上與時代變化,顯現材料於不同地區而以不同身分現形並且融入當地。而策展人於此次聯展邀請我(張徐展),延伸我紙紮偶動畫錄像系列,到印尼日惹,進行相關連結的研究計畫,並且擴大其材料的流動與變化在整個亞洲所代表的意義。
我對於材料研究的部份,則是聚焦在「民間故事的世界性」,我在台灣的一次書展上看了一本越南的童書,書名是《越南民間故事-徐識遇見一位仙女》,裡面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官員被美色迷惑而到了天上,家人則為了他消失在一個洞口而傷心的辦了喪事,等到他思鄉返家而下凡之時,才發現已過了百年,並把此地取名為徐識洞,這越南故事裡的樣板戲勸世法則,幾乎就如同日本故事浦島太郎一樣。於是這個發現給我一個新的啟發,會不會所有的文化典故、勸世語,根源都來自同一種普世意義的想像,都是在人講的故事,所以若是去掉區域性的形象與名字,這些民間故事幾乎總有一種相似性。
尤其是其中(1-299)的故事類型以動物故事為主,再細分後可見(1-69)聰明的狐狸或其他動物,我從這個聰明動物故事發現「印尼日惹的鼷鹿動物」(又名鼠鹿)與「中國民間故事裡的狐狸」、「台灣童話故事聽到的兔子」等是同一種類別的聰明動物故事。於是我開始好奇在印尼當地的口傳「鼷鹿」故事又是如何發展的,是不是能將其中相似的部分連結起普遍散落各區域民族的口傳故事,顯現互相區域化影響後的有趣現象。
張徐展
Mores Zhan
Zhang Xu Zhan
-
2017/12
Si So Mi
-
2015
自卑的蝙蝠
-
2014/12
玫瑰小黃
-
2014
紙人展-房間
-
2013
2012-2013 影像日誌:eslite
-
2013
2011-2013陰極射線管的神祕儀式
-
2011
截景島系列作品
-
2010
ReNew/ The Future not Future
-
2018/11
《第55屆金馬獎》 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
-
2018/10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台灣短片獎首獎
-
2016/04
《第四屆 華宇青年藝術獎》 提名
-
2015
MIT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Taipei 新人推薦特區
-
2015
《天美藝術基金會-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獲選威尼斯雙年展海外參訪
-
2014
《First青年電影節 最佳實驗電影》最佳實驗片獎
-
2014
《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創作類
-
2013
《首屆 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獲選雙年展競賽巡迴展
-
2012
《第七屆 臺北數位藝術獎》不分類首獎
-
2018/11~2019/03
《第12屆 上海雙年展- 禹步》 上海當代美術館PSA
-
2018/10~2018/11
《第55屆 臺北金馬影展》台北,台灣。
-
2018/10
《高雄電影節》高雄電影資料館,台灣。
-
2018/10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
-
2018/09
《Video on the phone》 空場、鳳甲美術館
-
2018/06
《薩格勒布國際動畫影展》薩格勒布,克羅地亞。
-
2018/05
《台北電影節》新光影城,台灣。
-
2018/04~2018/07
《2018 Asia Project》MMCA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館
-
2018/03~2018/06
《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 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