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

再現劇團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I《物怪之里》|再現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曾經,人們會因為在海上喪失方向感而相信「海和尚」的存在,會將久久不癒的帶狀泡疹形容為「飛蛇」作怪。這些源自對疾病、災難與未知力量的恐懼而產生的「妖怪」想像,無一不連結於特定時空中人類的生活型態,同時也與想像者的「身份認同」息息相關。因生於「想像」,妖怪成為一種全然倚靠常民故事而生,難以由官方來進行認可與播送的文本,而理解妖怪,正是理解一套社會符碼與規則在一個族群「暗面」中如何運作最貼切的方式。

「台灣妖怪演劇計劃」延續自再現劇團2014年「獅化」與2018年「造物:城中之獸」兩個工作坊的美學探索基礎,挪借表演者的形體,並以無生命的物件為介質,發展「人合物為獸」的身體語彙。而在這成團適逢十年之際,本團將以古典鄉野奇譚中的「台灣妖怪」為原型、嫁接現代都市傳說,推出以此為命題的系列創作首部曲,將過去曾在歷史/政治的權力流動中,或佚失或變形的這些「文明恐懼之物」,重新召喚至劇場裡,透過現實與想像交織的世界觀、在都會叢林水泥廟宇的縫隙中,以故事自我詰問、滲透當代人心靈最深層的黑暗。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再現劇團

立案日期

2008/02/29

負責人

黃民安

團體簡介

再現劇團為一多元化之表演藝術團隊,以劇場作品之創作與製作、藝文空間之營運管理作為主要發展方向。2008年再現劇團正式成立,一舉承租整建台北市南昌路之一處地下室「藝術工場」作為發展基地,是近年少有的表演藝術團隊自營展演空間。直至2012年底,在共為期五年的營運中,藝術工場紮實累積了許多珍貴的民間文化場域經驗,並耕耘出以空間與創意為主軸的複合式藝術展演「地下劇會」系列,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藝文空間自製節目企劃模式。成團至今十年,再現共計發表了15個中、小型劇場作品,完成計上百場、觀眾達八千人次以上的演出。再現劇團的英文名稱「Representation Theatre」,即「再現生活」之意。再現與重複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種「有意義的重現」。劇場的再現描繪生活的本質,但我們卻永遠無法再現正在描繪的那一瞬間。

2014-2016年重要活動

  • 2014 再現劇團身體/物件訓練研習計畫「獅化」啟動 2014 獲邀參與身體氣象館「為你朗讀II」發表《有耳》
  • 2015 亂入企劃《已讀#不回》
  • 2016 再現劇團官能合聲計畫《卍》(獲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評審團大賞)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