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虛假的影像嬉戲
侯怡亭
著名的法國當代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說:「意義荒誕的一面其實並不真正在另一面、在另一個與我們距離遙遠的世界之內。相反,這個胡言亂語、沒有意義(non-sens)的一面,實際上與有意義(sen)的一面是完全沒有距離,也沒有分別。」
在當代世界裡所有可見的影像似乎成了飄渺幻影,媒體介面與現實空間已無法清楚分割。鏡像、媒體影像、虛擬影像大量充斥、內爆,壓縮成同一個可見的平面。而人類創造出的虛擬影像幾乎融合了所有的實際生活,已沒有真實/造假的分別。影像是流動性的且自由的、與人可見可觸碰的物質世界互相連結與併置。這是一個以正在進行式流動的影像世界、連結實體介面的世界。
此次的系列作品,藝術家(侯怡亭)將腦中生活片段浮現的殘影經由藝術遊戲的自由組裝、任意拼湊,試圖像遊戲一般,不先以意義的語言邏輯為優先,而以一種回歸感覺性、非邏輯的方式去形成「創作」。將物件(如山、高塔等)容納到一個平面,虛擬的、實際的、人為的、機械的一種裝配,再經由一種壓縮平面化的生產,成為再一次平面化的平面複製真實。
這些影像零件是藝術家這二年生活在一種過渡及交界的模糊狀態:個人—母親—家庭—社會狀態不斷移動。台北、韓國、英國、義大利、中國,以及每週台北—高雄不停的轉換經驗。藝術家生活在一種變動之中,高速公路的速度殘影與成了最重要的影像經驗,如同影像薄幕快速且大量的切換,腦中的記憶體也習慣承載這樣每天高速的影像,這樣的過渡與切換生活經驗已成了一種不變動性。
在作品中所有的物件顯的語法不通、不合邏輯,現實的場景有著荒誕詭異的氛圍,比例不一。高塔、雲霄飛車、殘破的交通號誌以及奇異高速公路下的荒漠,作品中所有物件的組合並不適合使用語言結構學再一次去詮釋它們。不被賦予的意義上的串聯,而回歸到一種處於現實當下的狀態。在屏幕裡與外的二個稱之為「我」的主體,並列在一個場景中,裡外的二個主體、裡外的二個介面,如此的貼近,似乎可以碰觸到彼此。作品場景同時並存兩種窘異的世界,一個是鏡像之外,另一個是鏡像之內,而鏡面則隱喻了一種介面、電腦屏幕、異度/質空間、訊息媒體真實又非真實的隧道,虛擬及現實自然的相處。對於此次的展覽創作而言,創作過程或者在作品之中,都呈現了主體及分身的面貌,似乎我們在這些交替之間變的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