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城市文化交流會議 上海年會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城市文化會議」是由香港、上海、深圳與台北共同組成的論壇,在1997年首次決定以系統化的合作,以城市為單位,持續發展年度文化重點議題進行面對面交流活動,並輪流作東主辦年度會議。每個城市每年邀請十至十二位代表,包括文化政策制定者、推行者、文化前線工作者及關注文化發展及交流人士,其中至少六位為上屆參與者,以保持會議參與的持續性。
1998年會議於上海舉行,就文化政策、藝術節、藝術教育為題;1999年於台北舉行,就藝術教育、藝術節、藝術評論為題,同時邀請布魯塞爾的狄果烈夫先生主講歐洲「文化首都」的概念及組織經驗。2000年香港年會的主題為「創意工業、藝術與教育」,並首次由參與「柏林/香港藝術節」的四十多位柏林代表列席觀察。2001的年會於文化發展極具潛力的深圳舉辦,以「政府與民間」為題,探討研究城市文化的各項資源整合與互動關係。
2002年是另一個新循環的開始,再度回到上海擔任主辦,會議以「進入世貿後的城市文化產業」為主題,藉由四個城市的經驗交流與討論,探討各個城市在進入世貿組織後,在文化發展上應對的策略。2003年由身居台灣文化藝術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城市接棒主辦,延續上海會議中對文化產業的熱烈討論,討論焦點集中於「文化產業與觀光」的議題進行四城交流,並舉辦四城文化海報作品展覽,同時首次加入其他城市觀察與討論,部份會議移師台中舉辦,獲得中部地區藝文界與學者的熱烈參與,也讓香港、上海與深圳的與會代表們和台灣地區的文化界朋友們有更多的交流,會後的迴響極大。
2004年年會由香港城市主辦,以「城市文化形象與品牌」主題,探討各個城市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如火如荼展開後,藉由四個城市在文化發展上如何建立城市品牌與文化形象推廣之經驗,進行交流與公開討論。議題包括「各城市全年文藝事項報告」、「城市影像作品及討論:四城錄像展示/討論」、「城市專題報告及討論:城市文化形象與品牌(1)城市品牌(2)公共傳媒與文化發展的關係(3)文化指標/文化統計」、「四城海報展覽及討論」。由於四個城市共同發起的「城市文化會議」,至此完成兩個週期。
2005年的主辦城市深圳,是四個城市中最為年輕的,城市年齡尚未滿30年,卻提出一個極具自我挑戰的命題:「城市記憶」,也同時讓其他三個城市有暫時立定的機會,藉由城市記憶重新思考城市的定位與未來。
2007年又開始一個新的循環,再度由上海擔任主辦,這一次加入大陸地區頗負盛名的研究機構——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並且擔任主辦工作。會議以「城市文化的公共性」為主題,藉由四個城市的經驗交流與討論,探討各城市文化公共性的經營,此議題也將延續由多個面向於2008年-2010年持續討論。本年度將著重討論「社區公共文化與城市文化發展」及「文化基金會的公共文化功能」二個議題。
- 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1深圳年會:「公共治理與文化參與」(2011)
- 2009城市文化交流會議—香港年會(2009)
- 2005城市文化交流會議 深圳年會(2005)
- 國際交流會議 亞洲藝術網路2004曼谷年會既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04香港年會(2004)
- 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02上海年會(2002)
- 城市文化交流會議 2001深圳年會(2001)
- 1998~2000城市文化交流會議-1999台北會議(1999)
- 1998──2000城市文化交流會議(1998)